李基聞絃音而知雅意,自是知道劉虞的疑惑所在,笑著答道。
“劉使君儘可放心,基早已令士卒們在營中各自備好乾燥衣物,又令醫者熬製了大量驅寒湯水,兼之操練結束後有肉食嘉獎。”
“故以,雨中練兵非但不會讓士卒們感染風寒,士氣也斷然不會產生絲毫影響,反倒有不少士卒因肉食而期待暴雨。”
劉虞聞言,知曉李基做事穩妥周全,心中的顧慮頓消,唯獨是有些不知如此作用何在。
不過念及李基之智,自己又不通兵法,也就不再多言,轉而興致勃勃地相邀李基尋一去向對弈。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本就有意投其所好的李基自是不會拒絕,將一些操練士卒後需要處理的雜事交由張飛負責,也就與劉虞尋一去處下棋了。
且對於如今的李基而言,這也算得上是一難得消磨時間的雅事。
畢竟薊城之中,承蒙劉虞看重信任,漸漸將兵權暫且相托,李基已是頗為詫異了,自是不會再去貿然接觸幽州政務惹人非議,懷疑用心。
可如今戰局對峙之勢已成,無論是當下的薊城還是烏桓,表面上都在等待著蹋頓與公孫瓚那邊的結果。
因此,李基平日裡除了練兵之外,也無甚可以忙碌的。
再者,家中有昭姬之美,李基也不太看得上城中舞女,所以李基平日裡除了看書外,也唯有與劉虞對弈打發時間了。
儘管李基下的是人情世故棋,缺乏著競技的樂趣,但暗中控制著棋局走向,又足夠觸及到劉虞的爽點之餘,讓劉虞感到意猶未盡,這勉強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
而與薊城之中的平穩相比,塞外的追逐卻是越發的激烈。
公孫瓚與趙雲的分兵,讓蹋頓以著廣撒網的方式找到了相關的蹤跡後,陷入到了短暫的遲疑,難以理解漢軍騎兵是如何在極短時間內跨越百里同時掃蕩了兩個烏桓定居點。
然後,蹋頓便意識到唯一的解釋是漢軍分兵了!
只是,公孫瓚與趙雲可以分兵,暗藏野心的蹋頓卻是不願分兵。
一旦分兵,蹋頓又如何能夠一點點地實際掌控這八萬烏桓騎兵?
因此,蹋頓嘗試了數種方法,在缺乏足夠心腹的情況下,依然無法帶著烏桓騎兵咬住分兵後更加靈活的漢軍後。
蹋頓一發狠,乾脆直接舍了右北平郡,然後直奔著遼西郡的方向而去。
漢人時時以堅壁清野的方式應對胡人劫掠,蹋頓如今所想的便是“師漢長技以制漢”。
在遲遲無法阻止分兵後的漢軍騎兵下,整個右北平郡塞外的烏桓定居點已然被破壞得七七八八,蹋頓乾脆徹底捨棄右北平郡的烏桓定居點,選擇在遼西郡之前攔截住漢軍騎兵。
除此之外,蹋頓還派人去控制著右北平郡的長城,堵住了漢軍騎兵直接離開塞外的道路。
如此一來,以著漢軍騎兵的規模,人吃馬嚼的情況下。
想要從右北平郡先返回漁陽郡,再離開塞外,軍糧將難以支撐,途中也再無烏桓定居點可供漢軍騎兵劫掠補充軍糧。
因此,漢軍騎兵唯有繼續往東進入遼西郡,一頭撞入蹋頓所佈置的大網之中。
“此乃堅壁清野,以逸待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