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備想了想,又接著說道。
“還有,將適才張子布過來所說之言都記述下來送去給子坤過目,張子布此人是重用,暫用,還是棄之不用,讓子坤自行衡量就是了。”
“是,主公。”
夏侯博一邊應著,一邊眼神不禁流露出幾分對張昭的同情之色。
如此暗中挑撥主公與子坤先生的關係,莫看主公似乎不動聲色,恐怕暗中已是在主公心中上了一個黑名單。
即便子坤先生絲毫不介懷此事,恐怕今後也不可能得到主公的重用了。
而當李基收到這一份記述了張昭言語之時,不禁啞然失笑。
原本李基還想著張昭如此細問探查,會是基於何等用意與立場,不想居然是為了爭權。
不過,李基倒是想得比劉備更深一層。
張昭作為原軌跡之中孫權的老師,孫權的“制衡”之道說不得就是深受張昭的影響。
如此一來,張昭的目的也就是一目瞭然了。
張昭並非是不瞭解劉備與李基的私交甚好,且也明白劉備心懷漢室。
因此張昭以己度人,所判斷的便是認為劉備知曉李基對漢室不敬且掌管大權的情況下,會產生再扶植一親信與李基相互制衡。
典型的東吳做派,只能說張昭不愧是原軌跡中孫權的老師了。
‘只可惜,地是東吳的地,人是蜀漢的人……’
李基暗中地道了一句,卻也沒有刻意去追究張昭的意思。
正值用人之際,張昭還能用,那就再用用。
大不了,張昭如此喜歡制衡之道,那以後便送他去一些適合玩這一套的地方去便是了。
而張昭之才,也確是毋庸置疑的。
在張昭的協作之下,不僅僅是離開了顧雍的府衙依然照常平穩運轉,且關於官府的諸多借貸也是一一確認推行了下去。
一開始諸多剛剛在吳郡安定的流民還是頗為不明所以,但最終在得知此後三年所有稅都無須繳納,只需按戶每年償還吳郡官府四百錢到五百錢不等後,幾乎每個流民都對劉備歌功頌德起來。
畢竟,與大漢所規定的賦稅相比,所需要給吳郡官府的錢糧幾乎少了一半以上。
原本讓劉備本就在吳郡極高的聲望,再度提升了一大截。
而在吳郡百姓幾乎真正進入安居樂業的階段,甘夫人與蔡昭姬腹中之子於七月同一日產下,均是男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