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三國我的計謀模擬器全本免費閱讀> 第136章 仙人“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6章 仙人“跳” (2 / 3)

此前,士子們縱使是有幸得以旁邊名士講學,又或是拜於某個私學之下,那也只能是名士或私學講解什麼,便需要心懷感激地學什麼。

士子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可言,亦不能有絲毫的質疑。

而“仁德書院”之內居然是可以任由學子們選擇所想要學習的學科,這不僅僅是給予學子們的自由與尊重,更是可以讓學子們將有限的時間與精力用在所喜好的學科之上。

至於那所謂的外門,更是足以說明“仁德書院”在確確實實地踐行著有教無類,不分貴賤之教條。

若有天賦者,可入內門;

縱無天賦者,亦在外門教導之。

這一刻,在場計程車子們自覺地同時衝著蔡邕、司馬徽的方向行了一個師禮,然後又紛紛地朝著劉備的方向躬身行禮。

可以說,僅“仁德書院”一舉,便讓劉備獲取了士子們的無數好感。

劉備看著這一幕,連忙也衝著諸多士子們還了一禮,起身之後,看向身旁李基的眼神卻多了幾分佩服。

整個“仁德書院”的規矩,可都是由李基所制定的,每一條都是與如今的私學制度大為不同。

當然,除了內門學子們可以自由選學之外,最為劉備與蔡邕頗為擔憂的則是教導外門之事。

縱使蔡邕的人脈再廣,也不可能請來足夠的大賢名士連帶著外門一併教導,更重要的是恐怕除了一部分秉承先賢孔聖有教無類之道的大賢名士之外,其餘人根本也不願意去教導代表著平庸的外門學子。

只是,李基卻堅持“外門”制度,言及這是為了讓諸多或有天賦的平民百姓一個機會。

或許,在那無數只能一生埋首于田畝之中的百姓平民之中,是否埋沒著天賦堪比諸葛亮的奇才。

至於教諭遠遠不足以同時教導外門的問題,李基則是提出由內門弟子代替教諭且透過輪換的方式定期教導外門即可,繼而說服了劉備與蔡邕。

而看著如今眾多士子們的反響,劉備方才真正明白著李基所制定的規矩會給士子們帶來什麼,又將會給“仁德書院”帶來什麼,以及給自己帶來什麼。

自此,劉備作為“仁德書院”的創始人,將會在整個大漢享有各種意義上的免噴權。

縱使其餘的私學又或者潁川也跟著成立書院,作為推動書院成立的劉備,依然會獲得無數人的尊崇與維護。

莫說是十常侍與何進,就算是天子想動劉備,恐怕都要考量一下天下士子的反應。

隨即,略微頓了頓的蔡邕,直至在場眾人大多都消化了關於“仁德書院”所制定的內外門規矩之後,蔡邕方才接著說道。

“至於加入內門的方式有二,分為軍、政兩條道路。”

此言一出,無疑讓士子們都略微一懵。

縱使如今計程車子們講究的是“君子六藝”,但主流追崇的無疑還是儒家經學。

類似於盧植,先是大儒精於經學,方才是軍事家、治政名臣……

可以說,這個時代計程車子們幾乎都以經學為基,再往外發展各種分支學識,與後世的科舉完全一味推崇四書五經還是截然不同的。

如今的“仁德書院”卻是考究與軍、政有關的內容,方能准許進入內門求學,這反而算是一種……怪象。

蔡邕也不賣關子,直言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