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吾以承諾必將全力支援糜家商業為代價,已說服糜家舉家遷往吳郡。”
“子方與糜小姐只是先行隨我們前往吳郡,至於子仲還需坐鎮徐州慢慢安排各種產業,打通與吳郡方方面面的商業渠道,子仲方能再前往吳郡。”
李基聞言,心中可謂一喜,暗道。
“大漢魅魔”,名不虛傳!
主公,幹得漂亮!
糜家願意舉家遷往吳郡,這無疑是最好不過的結果了。
不過,糜竺此人亦當真是魄力十足,果斷非凡,自覺糜家于徐州難有發展空間,居然能在短短數天就決意追隨劉備前往吳郡。
儘管糜竺本身對於劉備就相當的崇拜,但糜竺的所作所為顯然也是經過了種種考量,然後方才決定全方位投靠劉備。
“子仲今後必然不會後悔此舉,必然會為糜家帶來千倍萬倍的回報……”
李基感慨地道了一句。
無論糜竺是否能跟隨劉備功成名就,身居高位,以劉備的性格今後也居然不會虧待糜家的。
而天下大勢必然是長江以南越發的繁榮,糜家於此際便前往吳郡,可想而知將會在開發江南之地佔據何等優勢。
今後縱使改朝換代,糜家或都將始終是屹立於長江以南的龐然大物。
唯有劉備聞言,頗為心虛地回想起徹底說服糜竺舉家遷往吳郡的條件……
而有了糜家的幫助,對於劉備在徐州官道沿途安營之時建造木質營寨無疑是方便了不少。
大量的工匠木匠以及木料,在糜家二公子糜芳的排程下都迅速從劉備行軍的就近縣城之中調過來協助。
並且這些木質營寨後續也將會由糜家進行一定的維護,且安排人員在木質營寨發放一些可以勉強飽腹的食物。
且在李基的建議下,糜家將原本準備安排的稀粥換成了更加低劣的食物。
很難吃,堪比豬食,但可以大幅度減少餓死人的可能性便足夠了。
也唯有如此難吃的食物,方能杜絕了或許有人冒充流民領取食物的隱患。
而在這一路艱難的行軍中,劉備一行終於九月中旬渡過長江抵達吳郡。
溼熱的南方氣候,讓久居北地的劉備明顯有所不適應。
並且劉備麾下計程車卒以及桃園眾亦是各自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不適應,嚴重的甚至開始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
不過在李基此前的建議下,糜家提前準備了十來位大夫以及大量治理水土不服的草藥,這讓軍中諸多水土不服的症狀很快就得到了緩解。
接下來的,則是需要時間來慢慢緩解與適應即可。
只是,等劉備率隊直奔吳郡治所吳縣之時,看著在城門迎接的寥寥幾個世家家主以及三五位官吏,這讓劉備的臉色明顯多了一絲難看,擰著眉頭,暗道。
‘吳郡本土世家,太過於傲慢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