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既能避免鄉里民眾所知皆被地方所壟斷,亦能讓鄉里民眾以此明理開智,知曉朝廷時政。”
“呼……”
諸葛亮忍不住長長地呼了一口氣,讚歎道。
“真不知老師是如何構想而出這般的改革利器?弟子佩服。”
這話倒是一時將李基給問住了,總不能說這是來自於後世的基操。
“報紙”一物的出現,意義尤為重大。
不僅僅讓資訊在百姓間傳遞變得高效便捷,更是讓廣大百姓開啟民智的必備之物。
也正是藉由報紙,方使後世華夏在某個階段時期上下一心,抗擊異族。
片刻後,李基解釋道。
“此乃為師曾到洛陽無意見到各郡國所設之邸,其之職責就是為了向所設郡國通傳奏報,以便於地方郡國迅速瞭解朝廷政令變化。”
“適時,為師所想便是既然能向郡國官府通傳奏報,為何不能直接通傳至鄉里地方,使萬民知之。”
“如此,就能大大避免地方官吏或世家豪強陽奉陰違,私增苛捐雜稅。”
一番解釋,令諸葛亮更是拜服,道。
“謝老師解惑,原來許多答案便藏於問題的本身,弟子受教了。”
眼下大漢所面臨的一應病症中,天子往往會感覺自己是最無辜的。
就算是賣官鬻爵的漢靈帝,也沒有大幅度提高稅賦,這地方上怎麼就慢慢變得民不聊生?
這問題無疑就出現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尤其是在訊息堵塞的這個時代。
即便朝廷所定的稅賦是足以讓百姓們活下去的,但地方的貪官汙吏有著太多的辦法可以假借朝廷名義增設苛捐雜稅。
甚至許許多多的鄉里只知世家豪強,而不知朝廷,割據地方的世家豪強所定的規矩往往在朝廷政令之上,配合一些貪官汙吏輕易就能進行土地兼併。
而在此時諸葛亮的眼中,“報紙”無疑將是打破這一困境的利器,讓百姓直接知曉朝廷用意,而不再被地方官吏或世家豪強所矇蔽欺騙。
諸葛亮越是設想,越是明白書院與報紙的相互配合以及推行,將真正從根本上打破世家豪強對地方的影響力,同時也將逐步地實現開啟民智的構想。
這一刻,諸葛亮只恨從豫州書院到汝陽城內府邸的路途太短,還不等諸葛亮多請教幾句便已經到了。
而還不等諸葛亮準備下了馬車後,繼續向李基請教。
那個在諸葛亮眼前消失了一段時間的司馬懿已然在府邸門口等著了,且快步就迎了上去,快了許褚一步將李基從馬車上攙扶了下來。
“懿兒等候了一會了吧?”下了馬車的李基問道。
“等候恩師,未曾留意時辰變化。”
頓了頓,司馬懿沉聲地開口道。“老師,冀州今日有訊息傳回,荀彧死了。”
李基聞言,神色一肅,眉頭大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