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所著的《女訓》,所教的內容實則是讓女性正衣冠,重儀容之餘,心性品德亦當如衣冠一般多修多正,以行正道。
李基也正是以此為由,提出了以女訓為名成立書院定下基調,免得今後大漢被某些別有用心之人再帶入到“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深坑中。
而秦漢時期,女性的地位本就極高。
不僅秦律有“夫為寄豭,殺之無罪”,巴寡婦清經商富甲一方,甚至能獲始皇帝禮遇。
到了漢代,呂雉開闢了女性獨掌大權的先河不說,卓文君自由追求婚姻亦未被世人口誅筆伐,才華橫溢的才女更是層出不窮。
所以李基主動地在此事上推了一把,阻力自然是有的,但卻是微乎其微。
尤其寫出了《女訓》的蔡邕,在此事上可謂是相當的支援,更是輕易就定下了基調。
只是,如此絮絮叨叨地說到這裡,李基也恍然意識到有些事與李相說還是太早了,乾脆便揮了揮手,示意李相下去。
李相看著雙手背在身後的李基,拱手行了一禮後,這才轉身離開。
而李基也待在府中享受著最後的安謐時刻,到了傍晚時分,傳令封鎖丞相府再不準任何人進出後,乾脆光明正大地現身在府中,跟昭姬以及一雙兒女用膳。
不過在丞相府的一牆之隔,外面的局勢卻是更加的緊張。
到了傍晚時刻,對外態度均是拒而不見的劉備,派人傳令於眾文武,著明早召開朝議。
這一訊息,無疑是將城內緊張的氛圍推到了極限,人人心思均是浮雜不定,憂慮不止,各做準備。
這一夜,不知是多少人的不眠之夜。
蔣幹同樣也是如此,幾乎是徹夜未眠,睜著佈滿血絲的雙眼換上官袍,早早就朝著官署趕去。
隨著越發靠近官署,路上相遇的官吏武將也是越多,人人均是面露憂愁,空氣就彷彿瀰漫著肅殺。
等蔣幹趕到官署之時,發現官署中已站著大批的文武,但氣氛卻是一片凝重,人人不語。
這讓蔣幹越發的緊張,明白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之餘,又不免生出了一種看好戲的念頭,甚至還有幾分自得。
蔣幹自認,若不是自己設法勸說了李基離開壽春,又豈會有今日之事?
雖說心中難掩對丞相的幾分愧疚與磋嘆,可蔣幹一想到待此間事了,魏王所準備的高官厚祿,便忍不住心潮澎湃。
待到大漢再度四分五裂,魏王一統天下登基為帝之日,三公九卿中必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也就在蔣幹暗自的暢想中,朝議時辰已至,眾文武亦是各自站好。
一身絳紗黑邊朝服,戴紫授,佩王劍,王冠加身的劉備走了出來。
可不等一眾站立的文武躬身行禮,那跟著劉備身後現身的李基,卻是讓一眾文武大為驚愕,不少聲音幾乎是脫口而出地大呼“丞相”。
在眾文武中位列後方的蔣幹,更是滿臉的迷茫,下意識便以為是不是眼花。
而走到了御座前的劉備並未落座,反倒是帶著李基走到了眾文武的前方,環視一圈後,卻是驟然拔劍而出,道。
“今日召諸公至此,僅有一事,那便是……”
“即日出兵北伐!!”
這一聲,恍若驚雷般在眾文武的腦袋裡炸響,然後便是一腔熱血似不受控制般上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