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不過是劉大耳標榜自身之言罷了,可嘆多智如你,卻是深信此言,以至於陷入這般死地之中。”
一念至此,曹操略加猶豫後,提筆寫了一份密信設法傳回給蔣幹,令蔣幹保全自身之餘,伺機而動。
若有機會,須盡力將李基搶來魏國,向其言明孤願領大軍接應,以丞相之位相待之。
而等這份密信送出後,曹操即刻又發了密令送往坐鎮青州的曹仁,令曹仁密切關注徐州邊境是否出現兵力調動狀況。
倘若壽春之變為真,劉備背後亦仍有智囊指點,那麼必然會明白動了李基,最大的隱患在乎其所擁有的民心以及軍中威望。
民心尙可瞞之,就怕有大軍作亂。
因而,劉備必然會緊急調兵前往各處進行鉗制或防備。
“可惜這個時機有點不太好,將近深秋,否則趁其內亂內鬥,無疑是與呂布那廝合力發兵共討劉大耳的大好機會。”
曹操不得不壓下即刻調兵的心思,明白有些來不及了,唯有靜觀壽春之變,待到來年開春,再做打算。
而在曹操的密切關注下,青州很快就有訊息傳來。
潛入到了徐州的斥候與探子,均探查到了有一股股兵力在不斷調動。
得了此訊息,曹操進一步確認了蔣幹送來的密信內容非虛。
若非是壽春劇變,臨近深秋之際,劉備斷然不會無緣無故地如此大動干戈在境內調動兵力,徒耗錢糧。
且曹操亦知李基此番能活的可能性極小,逃至魏國更是機會渺茫。
一念至此,悲喜交加之下的曹操乾脆派人召來木匠,讓其依據李基的畫像雕刻木身,準備在魏國替李基立一衣冠冢,以免其被劉備所殺後,魂無所依。
……
而在此刻的壽春城內,已無半點昔日的喧囂繁華,一隊隊士卒不斷地在城內穿梭巡視,可謂是一片肅殺。
在李基重傷後的每天,幾乎都不斷有在各地統兵練兵的將領趕至壽春。
等到了第八天,就連遠在荊豫的關羽、張飛都趕了回來。
在這段時間裡,蔣幹每日都可謂是心驚膽戰,生怕什麼時候外面就響起激烈的廝殺聲,更怕身為丞相長史的自己會被李基所牽連。
如今,已是第九天。
蔣幹屈著手指頭數著日子,明白第十天必然會出一個結果,這也是原定的張機與華佗判斷丞相李基能不能醒來的日子。
也就在壽春城許多人都焦慮不安之際。
阿斗偷偷竊了劉備的印信,進了被圍困的丞相府之中。
“世子?!”
阿斗的出現,令滿臉憂色的李相驚愕不已。
“大兄。”
在見到數日不見就消瘦了許多的李相,阿斗的眼眶當即就紅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