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基本是想著,或許今後能向劉備推薦本就是天閹的劉寶為近侍。
不圖劉寶掌握什麼權利,但也能為錦衣司體系下監視皇宮內部的眼線之一,在皇宮內安度餘生。
可這一刻,李基想到了一個劉寶更為適合的去向。
劉寶的好學,讓他成為桃園眾中為數不多對航海操船有所研究之人。
“劉寶,若是讓你出海開拓航線,你可願意?”
劉寶起身,單膝跪倒,正色答道。“只需侯爺一聲令下,劉寶縱使是粉身碎骨也絕不生半點遲疑,出海更是不在話下。”
“這是在問你的意向與想法,不是試探你的忠心,如實回答。”李基呵斥道。
“侯爺的命令便是劉寶的方向!”劉寶毫不猶豫地答道。
李基嘆息了一聲,開口道。
“那你便出海去吧,為大漢開拓出一條遠航的航線,一旦功成,你劉寶將會成為名垂青史的大丈夫。”
對於劉寶,李基自然是相當的瞭解。
除了心性堅韌以及忠心耿耿外,作為天閹之人的他僅存不多的執念就是成為真正的大丈夫。
眼下,這無疑就是一個機會。
此前揚州的海運蓬勃發展不假,但終究都是些近海航行,北不過至瀛洲,南也只是抵達林邑罷了。
當真想要實現在海外佈局諸侯王的藍圖,那麼無疑要提前就開始做一系列的準備。
其中,找出一條往西的遠航航線,摸索清楚沿途的友邦情報,這無疑是重中之重。
當即,李基細細地向劉寶講述了讓劉寶率領一支遠航艦隊嘗試往西開闢航線的打算。
在州級海船試驗已經初成的情況下,遠航的條件儘管還顯得粗糙,但也不是沒有可行性的。
只是,風險無疑是極大的,一去或就是幾年的時間,甚至還有艦隊在異國他鄉盡數埋葬在海底的可能性。
可只要劉寶功成,那麼他的功績封侯必然不在話下,也將無人敢再詬病身體殘缺的問題。
最後,李基凝視著劉寶,再度給劉寶一次反悔的機會,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