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曾與雲長、翼德桃園結義之時,便言過同生共死,子坤或未與備結義,但於備而言,子坤亦是絲毫不亞於雲長翼德的手足。”
“既然生死可與同,備若坐了天下,也自當與子坤、雲長、翼德共享這榮光富貴……”
頓了頓,劉備直視著李基,眼眸中盡是真誠地開口道。
“子坤喜歡哪一個州,圈下來,我劉玄德若有一統天下,光復大漢之日,以子坤之功績便是取一州為王都是綽綽有餘。”
此時此刻,李基相信劉備是真心的。
若是試探,那也該是飛鳥盡,方才藏良弓,而不會在這個時候進行許諾。
可李基面露笑容之餘,卻是搖了搖頭。
“備絕無半點試探之意,乃是真心,只要子坤想在哪裡當王,子坤儘管出聲,備絕不拒絕。”
劉備再度正色地開口,生怕李基拒絕似的。
李基聞言,也道出了自己的心聲,道。“主公,大丈夫誰人沒有王侯之志?然,大漢很大,但又很小。”
“今日基取走一塊,明日雲長、翼德也拿走一塊,留給大漢,留給百姓的又還剩多少?”
“且主公的這個口子一開,大封異姓王,後世之君隨之效仿,今後再想止住這個口子可就不易了。”劉備也不是不明此理,但還是忍不住嘆息了數聲,陷入了沉默之中。
劉備如何不知李基所說的是正確的,但更不願負了當年李基、關羽、張飛跟隨起事之義。
若不是關羽、張飛,自己說不準還在市井賣鞋。
若不得李基,自己或已死在黃巾戰亂,又或是在亂世中顛沛流離,朝不保夕,又豈有今日封王稱霸之日。
劉備有青雲志,更忘不了李基、關羽、張飛在落魄之時的扶持之義。
“便沒有在大漢封子坤為王的可能?”劉備甚至忍不住追問一句。
對此,李基還是輕輕地搖了搖頭。
可劉備卻是驟然靈機一動,開口道。
“這番子坤無計可施,但備卻有一妙策,既能封子坤為王,又不會給後人留下隱患。”
李基這倒是感到幾分驚奇了。
劉備也有計?
“不知是何妙策?”李基捧了一句,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