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則是趁機進言開口道。“主公列舉天下宗親,為何獨獨遺漏了一人?”
“何人?”劉備問道。
徐庶拱手示意道。“正是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玄孫,先帝皇叔劉玄德也。”
劉備臉色微驚,佯做動怒地開口道。
“元直休得胡言亂語,備一心只為匡扶漢室,復興大漢,又非圖謀帝位的漢賊,怎可稱帝?”
說罷,劉備拂袖而去,完全不給他人說話機會。
這讓徐庶臉上不禁多了幾分惶恐,還以為當真是惹怒了劉備,轉而朝著李基看了過去,卻發現李基臉上浮現著淡淡的喜意。
有時候反對不堅決,就是堅決不反對。
劉備滿是配合地從頭列舉了一遍當世名聲在外的漢室宗親,無疑是已明瞭李基的意思,更是暗中地向李基進行了表態。
這讓李基心中忍不住生出幾分欣喜。
換做了此前未被李基徹底激起稱帝之心的劉備,怕是當真是有心地推舉他人為帝。
可如今,面對著呂賊、曹賊的行徑,劉備也已經生出了當仁不讓的念頭。
“元直,季常,我等先退下,且讓主公靜靜。”
李基道了一句,便領著徐庶等人暫時離開了。
而後,也就在曹操稱王之事在大漢範圍內越演越烈的同時。
在李基的安排下,劉備廣發信函於諸多漢室宗親,痛斥曹操呂布的作為,言明大漢傾覆已在旦夕之間,邀一眾宗親齊心協力討伐呂賊、曹賊。
與此同時,在錦衣司與糜氏商會的合力推動下。
民間也開始迅速流傳起:關於天子之位空懸而使大漢名存實亡,當速速選出一德才兼備之漢室宗親繼承大統,以平定亂世光復大漢的種種言論。
而隨著度過這人心鬧得沸沸揚揚的冬季,頂著無數非議輿論的曹操,依然堅持選定在開春後的良辰吉日正式稱王。
魏王!
且曹操所進的並非是大漢的異姓王,所復的乃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之名,裂土而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