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下,讓李基一開始對於左慈意圖的判斷出現了不小的偏差。
不過李基一番細想下來,發現左慈的做法在本質上倒無差異,所走的都是接觸權貴上層的路線。
差異無外乎面對曹操之時,選擇的是玄乎的裝神弄鬼。
且有趣的是,李基記得在原軌跡中左慈或許私下接觸過曹植,以至於曹植在所書的《辯道論》中寫下:左慈善修房內之術。
如今,左慈選擇接觸權貴上層的路線沒變,但具體的做法似乎發生了不少變化。
‘想吃皇糧了?’
李基略加琢磨過後,臉上卻是流露出幾分不解地問道。
“道長所言,基不甚明瞭,還請細說。”
左慈自然明白李基哪裡是不懂,分明是太懂了,只是想要掌握主動權罷了。
不過,左慈更清楚若不是借阿斗與李相的機會,自己怕是連在李基的面前開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與其餘的諸侯權貴不同,劉備那純粹就是打黃巾起家,換而言之就是太平道踩下了大漢朝廷,劉備則是踩著太平道站了起來。
再兼之於吉的下場,令無數道人如今聞劉備之名都是聞風喪膽的,甚至不敢在劉備的治下過多的冒頭或逗遛。
可劉備一統天下的霸主之姿已成,以及佛學在劉備治下的轉變發展,令左慈看到了希望所在。
“侯爺,那佛學自西域傳入不過短短百餘年,根基不穩,信眾寥寥,兼之諸多僧眾廣詐信眾錢財而興寺廟,致使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者不知多少……”
一身道人裝扮的左慈,談及佛學的許多不足與汙穢之處卻可謂是如數家珍。
若是一懵懂孩童聽來,或許就要覺得禍國殃民,致使大漢坍塌的罪魁禍首之一便是那佛學了。
只是在這個時代,佛學那還是水土不服的幼童,反倒是道人們才是最跳脫的,處處惹事搞事。
因此就是李基也不禁為左慈的厚臉皮而生出幾分驚訝,然後輕飄飄地打斷道。
“可如今的佛學上感天意,已大肆修改不足,廣引信徒求得真善美,非往昔可比。”
左慈躬身一拜,道。
“侯爺,道學也可以改,道學也是能夠匡扶漢室的。”
聽著這句話,李基的眉毛不自覺地一挑,即便知曉左慈這是想吃皇糧了,但還不是不禁感到幾分魔幻感。
太平道為漢室死敵,如今左慈卻是一臉真摯地表明道學也能匡扶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