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李基揹著手,一言不發地視察了一圈後,這才往著北營大帳的方向走去。
只是,李基都還沒有靠近北營大帳,遠遠就聽到了張飛那有如奔雷似的嗓門聲。
“那廝左右不過是個降將,有甚資格讓俺親自前去商討合力攻城之事?”
“休得多言,休得多言……”
“這北門,俺早晚就攻破了,不用費那般的功夫。”
李基選擇在了大帳外的十步就止步傾聽起來,聽著張飛在背後到底在幹什麼,又是在蛐蛐誰。
而張飛麾下以燕雲十八騎為首的親衛,自然大多都是識得李基的。
當看到侯爺忽然出現在北營,且還揹著手站在大帳外聽著張飛與軍中一眾校尉與輔軍等議事。
一時間,這一個個親衛嚇得那是手心出汗,腰桿下意識地挺直,目不斜視之餘,又彷彿是完全看不見有人在營外竊聽機密。
至於出聲向大帳內的張飛示警,當李基那平淡的眼神一掃而過後,一個個親衛當即就歇了這等想法,就怕既惱了侯爺,還惹得張飛在事後呵斥。
不知道,不清楚,沒看見……
而李基也沒有理會這些自覺充當木頭人的親衛,眯著眼繼續聽著大帳內的動靜。
在張飛剛剛的聲音響起後,大帳內接連出現著一片顯得雜亂的聲音,似是在合力勸說著張飛與其餘將領協力攻城。
屬實是四將皆有心奪取攻破汝陽的首功,暗裡不斷地較著勁,誰都不服誰。
其中,張飛向來的用兵習慣除了蠻幹之外,那便是偶爾的燕人一激靈。
可想要攻破汝陽城也沒有什麼可以一激靈的地方,這也就導致張飛率領攻城大半個月了,攻勢屢屢受挫,成果寥寥不說,折損還不小。
因此,北營軍中以校尉為首的眾人,自然也就合力勸說起張飛主動去聯合其餘將領,打上一個配合,說不準能攻破汝陽城。
“不妥不妥,俺若是去了,豈不是低上一頭,到時候是他們協助俺攻城,還是讓俺協助他們?”
說到最後,張飛忍不住連連拍著桌案,道。
“爾等休得多言,就算是當今天子親自下詔,俺都不可能主動低這個頭。”
下一刻,李基走了進來的同時,開口問道。
“那我的軍令呢?翼德聽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