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快,這一份檄文傳至了冀州界橋南岸的曹操大營之內。
隨著《護民檄文》在曹軍內部傳播開來,曹軍上下,無不驚懼不安。
細數下來,大部分曹軍在曹操的命令與放任下,都參與過劫掠屠戮。
這若是被如今名聲日盛的劉備所擒,那可是株連三族的後果。
在這個尤重孝道以及子嗣的時代,這株連三族足以讓任何的亡命之徒都能心生猶豫。
而當這篇字字就差指著曹操鼻子罵的檄文,送到了曹操的桌案之上,下方的一眾文武無不心驚膽顫,等待著曹操的大發雷霆。
曹操看著《護民檄文》,臉色同樣也在不斷激烈的變幻著。
可以說,《護民檄文》的現世,曹操的惡名將瞬間傳遍整個大漢,徹底為世人所唾棄,甚至遺臭萬年。
並且曹操倘若一敗,怕是曹氏與夏侯氏都將盡數被株連殆盡,再無半點曹操的血脈能夠延續於世。
就在中軍大帳之內的氣氛,已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凝重緊迫之時。
曹操將手中的《護民檄文》用力地拍在了桌案上,大笑了起來。
“啊哈哈哈,沒想到那織蓆販履出身的劉大耳居然還能有這般文采,且字字誅心,又是好大的威勢,莫不是將我曹某視若任人宰割的魚肉不成?”
曹操那與眾人所預料的不同反應,令大帳之內一干文武都為之愣神了一下。
而曹操將眾人神色盡收眼底,臉上自信沉穩如常地開口道。
“諸位莫不是為此檄文而憂心?”
沒有人回答曹操,但這何嘗又不是一種回答。
株連三族,那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待遇,更不是常人所能接受的待遇。
追隨曹操各有緣由,但又有誰人能為此完全無視罵名,以及被株連三族的後果?
曹操則是大笑著說道。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且他劉大耳自命仁德,汙衊吾等為殘暴漢賊,屬實可笑之極。”
“若是敗亡於袁紹之手,吾便背上漢賊之名死於此地又有何妨?”
“可待我等一統河北,南下中原與劉大耳爭霸,孰為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