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顧雍的語氣之中流露出幾分激動之色,指著冊子之上的一條名目,赫然就是二十丈、三十丈、四十丈鐵索各十根。
旋即,顧雍兩手一張,比劃了一下,向著周瑜開口問道。
“如若在缺口兩側分別佈置兩艘大船,以船錨、鐵索等固定於黃河岸邊,再與對側的大船以鐵索相連。”
“如此一來,在缺口處便多出了大量鐵索如大網般橫著,能否攔住堵住缺口的船隻不被激流沖走?”
周瑜瞪大著眼睛,臉上不自覺地浮現了興奮之色。
以周瑜的經驗判斷,如此一來的可行性無疑是大大提高。
有大量鐵索於缺口處阻攔,船隻緩緩從側面靠近缺口,儘可能地減緩衝入缺口的衝擊力,鐵索或也足夠停住船隻了。
接下來既能在缺口處鑿沉船隻,也能讓船上的水軍沿著水面之上的鐵索爬離,不至於跟著葬身水底。
周瑜忍不住答道。
“此計可行!”
顧雍答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煩請諸位助我即刻嘗試一番,儘快初步堵住黃河缺口。”
……
而在顧雍的支援下,孫策率領大軍嘗試堵住缺口之時,黃河決堤的訊息也是迅速地傳遍著中原以及周邊地帶的諸侯與世家。
只是絕大部分人,都以為這僅僅是天災罷了。
黃河氾濫,這是中原無數年來都擺脫不掉的煩惱。
儘管如今並非是雨季,但朝廷多年來沒有餘力對黃河沿岸的河堤進行加固修繕,驟然有何處的河堤崩潰也不足為奇。
可當這個訊息傳至了汝陽城外的劉軍大營之中,李基那看似平靜如常的表情之下,卻是生出了難以熄滅的怒火。
再如何不擇手段,也該有個限度才是!
若不是那一日李基無意中多看了賈詡一眼,下意識地以著最沒底線地思維進行了一番假設,也是萬萬想不到曹操還能有這麼一著。
這一刻,李基都不禁生出了幾分後怕的感覺。
若不是提前察覺到了黃河決堤的可能,等到訊息傳回再派遣顧雍趕去,不說整個徐州會被淹,但起碼東海郡怕是逃不掉一併被波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