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臧霸所不清楚的是,如今在城外感到壓力巨大的並非是兵少的李基,反而是坐擁九萬大軍的紀靈。
兩軍的強弱之勢,也絕非是明面上的那般巨大。
李基兵少,但兩萬大軍卻是養精蓄銳多時;
紀靈兵多,但大軍持續強攻彭城大半日,士氣、體力、軍心都已經下降到了一定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兩軍才剛成列陣對壘之勢,時間便已至黃昏,殘陽似血般的灑在大地,灑在了兩軍戰陣之中。
距離天黑,已不足半個時辰。
半個時辰內,紀靈就算依仗著兵力優勢,也毫無擊敗李基的信心。
可拖到夜戰,紀靈一想到李基那百戰不殆的名聲就不禁心虛了起來。
就怕……
就怕李子坤又是如上一次的荊襄之戰故意示弱於敵,形同釣魚那般釣住自己,再趁機以殺招給予自己的致命一擊。
譬如,李子坤有意拖到夜幕降臨後,一聲令下,便有伏兵四出。
紀靈遙遙地看著李基的戰車,額頭就不自覺地開始冒汗,設想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敗局慘狀。
未戰先怯,無疑就是紀靈如今的心理,讓紀靈反倒是感到了進退兩難。
而對於紀靈的心理狀況,李基同樣也有著幾分猜測。
立於戰車之上的李基遙望著紀靈的方向,李基判斷紀靈已萌生退意的畏縮心理。
對此,李基早有預估,刻意地亮明旗號本就是為了讓紀靈心生忌憚以解彭城之圍。
當然,這一切看似是心理戰,但實則即便紀靈生出什麼逆反的極端心理,也同樣跳不出李基為紀靈所劃的圈子。
紀靈戰或不戰,進或不進,結果都將導向同一個走向。
唯一的些許變數,那便是昌豨的背主投敵,令彭城比李基設想中的更早遭遇陷落危機,令李基不得不提前出兵為彭城解圍。
也正是因此,這在李基設想中本不會出現的兩軍對壘場景,如今出現在了彭城之外。
在李基一開始的計劃,乃是在紀靈強攻一日無果準備收兵之際再現身,以開始威壓疲乏不堪的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