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當真欲投劉備?”
“沒錯,且劉皇叔乃仁德之主,得其接納,無憂矣。”臧霸答道。
“哈哈哈哈。”
昌豨大笑數聲,道。
“既然如此,請恕昌豨不奉陪了!什麼仁德之主,你們信,我昌豨不信,更不願為了什麼長遠之計而死在此地。”
說罷,昌豨率領著幾個親信部曲,完全無視了臧霸以及孫觀等人徑直就轉身離開。
孫觀見狀,低聲道。
“將軍,要不要攔住昌豨。”
臧霸聞言,猶豫了一下,嘆息道。
“罷了罷了,人各有志,昌豨自由散漫慣了,不願再受漢律軍規束縛,也是常理。”
當然,更重要的是,臧霸清楚昌豨在泰山賊中的影響力不小,且外有袁軍還在不斷攻城。
若是此刻抽調人馬圍殺昌豨,昌豨破罐子破摔地胡言亂語,只怕會引得泰山賊內部就一陣大亂,彭城因此而直接告破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念及舊情也罷,顧全大局也好,臧霸也只能是放任著昌豨離開。
而昌豨這一走,直接帶著數百心腹部眾從“圍三闕一”的北門離開。
不僅僅令臧霸手中本就不多的可用之兵再度緊縮,同樣也引起了一部分的軍心震動。
為此,臧霸只能率領著親衛頻頻奔赴各處城牆,以著個人威望不斷穩定軍心。
可紀靈在知悉了有一小股泰山賊從北門撤離後,並沒有去追殺昌豨,反而意識到彭城內的泰山賊已然出現內亂,當即繼續加緊著對彭城的猛攻。
張飛抵達了彭城,這讓紀靈實在不安,對於攻取彭城已經是到了迫不及待,不惜傷亡的地步。
否則……
紀靈回想起在荊州戰場上李基那排程大軍如臂驅使,於正面戰場硬生生地憑藉弱勢兵力打崩了豫州軍的身影。
何止是袁術對李基生出大片大片的陰影,紀靈何嘗又不是屢屢因李基而生出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