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司馬懿始終保持心向大漢,保持一個大漢的原則,那麼今後關門放司馬懿,才不會擔心冢虎會咬傷自己人。
就在李基思索著關於司馬懿的培養安排之時,魏延與龐統一臉喜色地趕了過來。
獨自領兵幾乎是每個將領的追求,這代表的是能力的認可,更是來自主公的高度信任。
一心追求進步的魏延以及一心想得到認可的龐統,怎能不興奮?
在魏延與龐統見禮後,劉備語氣威嚴中又包含著信任地說明著讓他們二人領一支偏軍前往郯縣。
“文長可有信心?”劉備問道。
“延,願立軍令狀,不取郯縣,提頭來見。”
一臉亢奮之色的魏延不願放過這個進步的大好機會,高聲地應道。
這一言,不僅是劉備與李基嚇了一跳,龐統那醜臉更是瞬間擠成一團。
郯縣,可不是這麼好取的。
不說是荀彧親自坐鎮郯縣,且郯縣守軍亦有不少,深入敵後進攻郯縣,必然會引得周遭的曹軍迅速馳援。
劉備並非是什麼苛刻的主公,也深知孤軍深入本就是風險極高的事情,一萬兵力能否攻下郯縣無疑是個未知數。
相對比一個郯縣,劉備看重的是魏延與龐統這兩個可造之材。
因此,劉備溫聲地開口道。
“軍令狀便免了。文長能攻下郯縣最好,即便攻不下郯縣能短暫地斷了曹軍糧道,吸引部分曹軍不得不回援郯縣也是大功一件。”
“倘若事不可為,文長當以保全自身為上,萬勿勉強。”
“不然失文長一將,於備而言,無異於痛失一條臂膀。”
若論拉攏人心的手段,劉備比之劉表何止是勝了一籌,這三言兩語間,便盡得了魏延的心,讓魏延恨不得當場為劉備死戰。
本來是騎著馬一邊趕路一邊聽令的魏延,忍不住翻身下馬,跪拜於地,大呼。
“延,願為主公效死。”
劉備也是連忙下馬親自將魏延扶了起來,又自然無比地為魏延拂塵之餘,道。
“那備便等著為文長慶功的那一日。”
“是,主公。”魏延目光灼灼地朗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