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坤,備如此選擇是否有些任性了?不惜將十萬大軍置於險地,甚至就連子坤也需隨同冒險,實在是有些不該。”
劉備眉頭微皺,低聲地說著。
李基聽著,臉上卻是露出著笑容,道。
“其實,基從一開始就知道主公會如此選擇,所以才會主動提出這個方略。”
劉備略微一怔。
“主公當年不忍見鄉親蒙受黃巾劫掠,不惜拔劍而起召集四方義士,以弱勢兵力擊數十倍之敵。”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又有何區別?近十年過去,主公依然沒有絲毫的變化。”
說到最後,李基的語氣中不自覺地多了幾分唏噓。
劉備向來都是心懷仁德大義之人。
所謂時逢亂世,英雄拔劍而起,欲上扶漢室,下護百姓,所言的正是劉玄德。
莫說是如今在李基的輔助下,起事至今少遇挫折的劉玄德。
便是原軌跡中顛沛流離半生的劉玄德面對曹軍大軍的追襲,也不惜冒著風險攜民共渡江避難,可見其貫徹一生的信念之堅。
“其實也……也,沒有子坤說得那麼好……”
面對著李基的讚譽,劉備的聲音不自覺地多了幾分不敢正面承認的結巴。
旁人誇讚也就罷了,劉備的內心產生不了一絲的波瀾。
可來自李基的誇讚認可,劉備那當真是受用無窮,明明是騎著馬,卻感覺整個人都似乎要飄起來似的。
而看在李基的眼裡,原本有些唏噓的狀態,卻忍不住轉而在內心吐槽了一句:你箇中年老男人臉紅個泡泡茶壺啊。
這讓李基忍不住扶額……
張飛也就算了,向來性子坦誠直率,激將法也好,鼓勵誇讚也好,張飛那是通通受用有效。
可令李基一時都沒想到的是,沒想到就連平日裡威嚴日盛的劉備,深究下來也能與兒童心理學搭上邊。
吹吹捧捧,果然才是為官之道的終極奧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