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原軌跡之中公孫瓚與劉虞的矛盾日益嚴重,雙方甚至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致使公孫瓚的心態都接近偏激到扭曲。
如今公孫瓚與劉虞雖說政見不和,但公孫瓚對於幽州的歸屬感也比原軌跡強上不知道多少,以至於此刻心中悔恨難當,羞憤得恨不得一死了之。
“公孫將軍萬萬不可有輕生之念,且看戰場上尚有多少白馬義從,若是將軍一死,將士們又豈願獨活?”趙雲連忙勸說道。
這也讓公孫瓚的精神一震,連忙抬頭朝著周圍掃去。
公孫軍大潰,但白馬義從依然還沒有完全潰敗,還在奮力抵擋。
尤其是在袁家紛紛大呼公孫瓚就在趙雲的馬背後,無人指揮的白馬義從紛紛主動朝著趙雲的方向靠攏,自發地掩護著趙雲後撤。
此時此刻,白馬義從就彷彿在履行著那一道誓言。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
“白馬!白馬!!!”
公孫瓚原本有些渙散的眸光,迅速地凝聚了起來。
“公孫敗了,但白馬未敗!”
“某定要將白馬帶回幽州!”
公孫瓚喃喃地道著,漸漸振作了起來。
也就在此時,在左側一片廝殺騷亂聲中。
急於攔截趙雲的高覽與淳于瓊聯手率領著一隊精騎,輕鬆突破了白馬義從的阻攔,從側翼直衝著趙雲的方向而來。
“小將休走,將公孫瓚給我放下來。”
“淳于瓊在此,公孫瓚休走!”
公孫瓚見狀大驚,此前亦見識過高覽在戰場之上的驍勇,深知其人武勇不在自己與麴義之下,急聲道。
“為首之人乃是河北名將高覽,淳于瓊更是被孔融稱讚為世之名將,子龍速速放我下來,勿要連累了你。”
當世諸將並沒有什麼直觀的武力值衡量,更無境界一說。
武力強弱與否,除非是直接交手,否則僅能從戰績名聲進行判斷。
對此,南征北戰的公孫瓚,則自有一個評判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