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表率軍抵達益州軍營寨之時,所看到的是一片顯得雜亂無章的營地。
益州軍……退了?
而且退得異常的狼狽匆忙,甚至稱得上是丟盔棄甲的程度。
瞬間,劉表就意識到很可能是魏延的奇謀成功,襲擊了益州軍後方的糧道與退路所在的巫縣,迫使得知訊息的益州軍不得不匆忙撤退。
“追!”
劉表幾乎沒有一絲的猶豫,直接下令沿途追殺益州軍,絕不允許僅剩的四萬餘益州軍安然無恙地退回益州。
且在劉表下令追擊的一個時辰後,魏延派來報信的斥候,也是順利地找到了劉表稟報戰果。
三千荊州精銳隨魏延繞小路行軍多日,僅是沿途就由於行軍死傷了上千人,最終順利從山林之中鑽出來的僅僅不到兩千人。
在魏延奇襲巫縣,順利地將整個巫縣控制了下來後,手中可用之兵僅剩一千五百人左右。
所以魏延派遣斥候前來報信,便是請求劉表務必要咬住益州軍,否則益州軍大部退回到巫縣,僅剩一千五百人的魏延封鎖不了多久益州軍的退路。
這個訊息無疑是讓劉表大為振奮,再無一絲顧慮,下令各部全力沿途追襲益州軍。而隨著劉表下令軍令後,一個個將領各自率領部曲沿途不斷追殺益州軍,一則則好訊息也是不斷傳回到劉表的耳中。
一支支正在往著益州撤退的益州軍順利被荊州軍追上,短短一日內,或殺或降的益州軍便超過了三萬人。
大勝!
這毋庸置疑的大勝,讓劉表進一步意識到了什麼叫天命所歸。
除了約莫萬餘益州殘兵僥倖透過了巫縣逃回益州,其餘的益州軍盡數被荊州軍在撤退的半途追上,又或者是被魏延拼死在巫縣堵住,拖延到足夠的時間讓荊州軍大部趕來包了個餃子。
如此大勝,不僅僅是劉表欣喜不已,荊州軍上下士氣也是隨之大為高漲。
僅僅是沿途追襲所繳獲的大量物資,便足以讓許多荊州兵大豐收,且如此大勝,斬首無數,事後必然也還有嘉賞。
當然,劉表一邊在巫縣重整兵馬的同時,並沒有急著論功行賞,而是一邊迅速派出人手不斷聯絡巴郡之中那許多此前顯得搖擺不定的官吏將領。
儘管過程有些曲折,但在劉表看來,眼下無疑是攜大勝敲開益州大門的最好時機。
只要說動巴郡的官吏將領棄暗投明,那麼益州天險將在劉表面前化作烏有,足以從容地拿下作為益州門戶的巴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