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裡,劉表還當真不會將目光放在一個小軍侯的身上,甚至有時候軍侯就連進入軍帳中議事的資格都沒有。
不過劉表看著魏延身上倒是有著幾分有別常人的威勢,便順勢問道。
“汝有何奇謀可用?可莫要大放厥詞。”
“某知曉在秭歸城外有條小路可繞到後方的巫縣,而益州出川來犯,巫縣便不是他們囤糧之所,也是他們退往益州的必經之路。”
頓了頓,魏延抱拳朗聲道。“只要主公予某三千兵馬,某領著三千兵馬以小路而行,繞至後方奇襲巫縣,益州軍必然自亂。”
“屆時,主公領大軍於前方強攻,某則死守巫縣斷了益州軍的糧道與退路,益州軍可滅矣!”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劉表更是目光炯炯地盯著魏延,眼神中透露出一抹狂喜之色,追問道。
“汝所言當真?!”
“敢立軍令狀!”魏延毫不猶豫地答道。
只是蔡瑁反應過來後,連忙出言勸阻道。
“主公三思啊,此人明明是義陽人,如何會知曉秭歸附近有小路密道,必然是居心叵測之人,說不得是想領了三千兵馬就去投靠益州軍圖謀富貴。”
“且即便當真有那麼一條小道,此人不過是一小小軍侯,如何能守得住?”
“以穩妥起見,應另派心腹領軍而去,再以此人為嚮導,若是此中有詐,還能及時挽回。”
隨著蔡瑁的話音落下,魏延的雙目幾乎是直冒火,恨不得當場拔刀就將蔡瑁這等小人砍成肉泥。
蔡瑁這明明就是想爭功,想將魏延當成一個工具人。
一旦真的存在那麼一條小路可以繞過前方的益州軍抵達巫縣,一旦能大敗益州軍,那麼毫無疑問奇襲巫縣之人就是首功。
魏延,也很可能會受到劉表前所未有的重視與信任。
蔡瑁,無疑是不想出現一個能夠威脅自己的地位之人。
而劉表對於蔡瑁的心思如何不知?
劉表略微沉吟了一番,壓下了心中的狂喜,並不理會蔡瑁,轉而向著魏延開口問道。
“三千人,足矣?”
魏延見狀,心中一喜,連忙答道。“小路狹窄難行,僅能容一人同時透過,三千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