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故作沉吟了一下,答道。“瑜瑾皆美玉也,以周瑜之才,他日封侯拜相想必不在話下,便取‘公瑾’為表字,如何?”
“拜謝國士侯。”
周瑜感激地開口道。
包括劉備在內的眾人,亦是紛紛開口衝著孫策、周瑜簡單地祝賀了一兩句。
旋即,劉備重新引回正題,道。
“子坤所言極是,非是備不願以貿易換回糧種,實乃林邑國欺我大漢太甚,唯有發兵討之,方為正理。”
“只是子坤覺得該以何人為帥?”
頓了頓,不等李基開口,劉備繼續補充了一句,道。“今揚州諸事繁重,尚且不能離開子坤親自操持,故子坤不可為帥。”
……
李基。
劉備是懂李基的。
相對於忙碌繁雜的治政,李基無疑對領兵滅國一事的興趣要更為高漲。
只是,尚且不等李基開口建議,劉備先一步預判了李基的想法,直接堵死了這個可能。
當然,李基也清楚眼下揚州初定且正值改革時期,自己也確實還走不開。
而聽著劉備的詢問,同樣也不等李基給出答案,徐盛、甘寧、蔣欽三人再度請戰了起來,皆希望能夠領兵前往征討林邑國。
“甘興霸,蔣公奕,爾等此前曾隨國士侯遠征瀛洲,此番合該由我領兵前去征討林邑。”
向來沉穩的徐盛有幾分咬牙切齒地開口道。
此前李基遠征瀛洲之時,幾乎每個將領都有所安排,唯獨徐盛被安排留守吳郡,這讓徐盛一連幾年都在積攢鬱氣。
前不久所謂的討吳盟軍來攻,磨刀數年的徐盛還以為能夠大展拳腳,不想在投石車拋擲了大量火油彈後,那些賊子就一個接一個地跪地受降了。
這讓徐盛私底下整個人都快要氣暈過去了,磨刀數年,好不容易有機會出鞘一次,刀刃都還沒有砍下去,敵人就先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