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縣的城門處,聽著李基的一再叮囑,劉備沒有絲毫的不厭其煩,所感到的是李基濃濃的關心。
而這一趟難得的與劉備不急不緩地吃上一頓飯後,劉備也沒有在吳縣多加逗留,在匆匆地送別了張飛後,劉備就迅速地返回流民營之中。
為了避免出現什麼變故,也是為了收攏民心,劉備自然是需要返回流民營坐鎮。
“主公,且看我如何?”
“那張仲景當真有子坤所說的那麼醫術非凡乎?”
只是隨著錦衣司將張機的資訊歸納到劉備的面前,劉備發現張機也不過是個未有三十的青年罷了,這與劉備潛意識之中覺得醫術高超醫師形象大為不符。
李基也未到二十,能力又如何?
“倒是備著相,不該以年紀論能力。”
劉備連忙說道。“待那張仲景到了吳郡後,備定然會好生招待且勸說張仲景留在吳郡。”
李基點了點頭,提醒道。
“主公,張仲景身為世家子且一心鑽研醫道,可見其對醫道之虔誠,對病患之善心。”
“屆時主公若見到張仲景不可以富貴動之其心,而宜以仁德相勸,且言明吳郡有意建立類似於‘仁德書院’的醫學院,請張仲景為醫學院山長,以發揚醫術,治病救世。”
劉備點了點頭,聽著李基再三的交代,也徹底明白了李基對於張仲景的看重程度。
旋即,劉備亦交代了一番李基留於吳縣內需注意身體,不可操勞過度後,方才在夏侯博的保護下返回流民營。
而在劉備離開之後,李基便再度投身到忙碌的公務之中。
或許許多瑣碎的雜物都可以拋給每日幾乎雙倍經驗成長的顧雍,但是有著更多是需要李基親自操刀才能處理的事情。
以工代賑、發展漁業以及準備接待揚州各郡即將派來的使者……
一件件公事幾乎是佔滿了李基所有的時間,唯一的放鬆時間便是隔三差五與蔡昭姬的書信交流。
讓李基沒有想到的是,蔡昭姬在畫道上的水準也是異常驚人。
在蔡昭姬收到那一份素描畫後,等李基再一次收到回信之時,裡面也附上了一幅畫。
其中所描繪的,赫然是李基在蔡府之中背對著蔡昭姬聽書的場景,栩栩如生,且其中透過高超的畫技所傳遞的那種美好意境是讓李基拍馬都追不上的水平。
不過,李基倒是沒想到蔡昭姬原來對於這個場景是如此深刻地銘記在心中,否則斷然不可能僅憑著記憶便能畫出如此一副畫。
這讓李基不由得感慨蔡昭姬也是個“雙標女”,明明要求自己要背對著她不許看,結果她自己倒是看得個仔仔細細,還記得這麼清楚。
同時這也讓李基意識到自己這麼個落榜美術生玩藝術,跟大才女蔡昭姬相比,是萬萬弄不贏蔡昭姬的。
然而,蔡昭姬倒是對李基那種新穎的素描繪畫頗有興致,來信之中不乏請教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