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劉璋一咬牙,沉聲道。
“子坤先生,六十萬,益州願資六十萬擔糧草予吳郡,這已經是璋的能力範疇所能給予的最大限度了。”
李基的眉毛隱晦地一挑,又迅速地壓下了眉眼間閃過的一絲喜意,平靜地答道。
“也罷,吾如此亦感受到了劉益州的一番用意,或許這些糧草對吾而言無甚作用,但吳郡地廣人稀,兵少糧缺,將之存放起來,他日料想能有用處。”
“謝子坤先生!”
劉璋頓時大喜過望,連忙說道。
“子坤先生,如今隨我而來的船隊之中便存放著三十萬擔糧食,這便算是交付給吳郡的定金,餘下三十萬擔糧食,還需待吾返回益州稟明父親後方能逐步運來。”
“劉益州的信用,基還是相信的。”
李基擺了擺手,似乎對於區區六十萬擔糧食並沒有太過在意,所在意的而是整個大局罷了。
“那……”
劉璋搓了搓手,示意道。
“你且附耳過來。”李基開口道。
頓時,劉璋連忙湊到了李基的面前,豎起耳朵靠了過去。
而隨著李基開口,劉璋的神色也隨之不斷來回變幻。
等李基說完後,劉璋依然久久沒能完全消化其中的內容。
而後,劉璋衝著李基俯身一拜,大讚道。
“先生果真大才,若以此計而行,吾父既能自保,又不失忠臣身份,退亦可據守一方,進更可出漢中清君側。”
只是,劉璋驟然想到了一個問題,臉色卻是變得難看了起來。
此前,劉璋與劉焉所考慮的乃是完全被朝廷定義為叛賊,直接裂土封王的那種。
可在李基之計中,局面無疑是緩和了許多,讓朝廷完全失去對劉焉的控制之餘,且又能保持一定的面子。
如此一來,朝廷自然不會直接下手斬殺劉焉留在洛陽的三個質子。
這對劉焉是個大好事,可劉璋來說可就不一定了。
假如那三個兄長回到了益州,那豈不是要害得他們兄弟鬩牆,這是作為孝子的劉璋所不想看到的局面。
一時間,劉璋的臉色變幻不斷,可謂是精彩之極。
李基見狀,開口問道。“可是有甚不解之處?”
“子坤先生之計自然是甚妙,只是……只是……”
劉璋嘴巴蠕動了一陣,卻是不知該如何開口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