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別喊我慢> 第三百九十五章 荀彧:我又發現了人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九十五章 荀彧:我又發現了人才 (2 / 2)

“如此龐大的府帑錢財開支,再加上天下官吏的俸祿支出,以及原來各處軍府武備的錢財用度,用什麼把這些錢財缺口彌補了?”

荀攸說著便頭疼得很,先前許多郡縣的屬吏皆為太守、郡國相與縣令、縣長自己闢任,從徵收百姓的田地賦稅、算賦、口賦裡分出部分為地方支出,當地太守自行發放穀米、布帛、錢財作為俸祿。

因為是隸屬太守的臣吏,他們甚至還會自己掏出錢財,提高治下的掾史長吏待遇。

而如今情況卻截然不同,各處掾吏統一由漢王親自闢任,從州部來調和發放錢財、細絹、精鹽、糖茶,以財、物的方式作為俸祿。

隨著接管州、郡、縣越多,以後朝廷的負擔就越重,像交州與揚州南部、益州南部,這些瘴氣瀰漫之地,還常有蠻人、山越叛亂。

如果說拿下雍涼二州,還能打通西域諸國,能透過商運輸血到關中各處,使得地方富足。

那交州等地……

荀攸想了許久,也沒想到生財之道。

如此巨大的支出,不可能只靠著漢王手下的行商販賣鹽、糖、茶葉,來填補缺口吧。

這豈不是顯得他們官吏無能?

但這件事不僅是荀攸在頭疼,荀彧同樣對此頭疼了多時。

好在漢王曾經和他說過,如此多的錢財開支,絕不能把目光放在提高百姓田地賦稅身上,只能透過從漢家以外的地方獲利,填補府庫支出。

除此外,還需大力發展商賈之事,打破各郡縣市井閭里的限制,讓黔首百姓與鄉里豪族,能行商叫賣,租賃房屋販賣貨物,使各地能徵收商稅。

同時嚴禁厚葬,提倡薄葬,讓新鑄五銖錢在天下流通起來。

在讓青州興建海船,編修繪製海圖,使青、徐、揚沿海三州,可以航海至幽州遼西、遼東、玄菟、樂浪四郡,既可以穩固當地,也能運回開墾種植的小麥、粟米,以此反哺中原。

荀彧與荀攸交談了許多,漢家州郡有變,所有規章制度與施政,皆需要逐漸改變。

荀彧感嘆道:“重興天下之治,使海宴河清,民舒物泰,朝堂應權通變,未嘗不可。”

荀攸笑了笑,贊同他的想法。

恰逢其會,大河渡口邊有十數輛馬車從遠處行至此,其中有二輛馬車旗幟寫著琅琊諸葛氏,似乎都打算乘官船至河東郡,再前往長安。

荀攸想起了什麼,望著旗幟的字,輕笑說道:“大王對琅琊諸葛氏略為看重,據聞十年前泰山郡丞諸葛珪有治世之才,可惜英年早逝,大王感嘆不已。”

“故書信數封,期盼諸葛氏能出一位有其父之才的人,不知諸葛家能如大王所願乎?”

荀彧循聲望去,恰好看到年約十五六歲身材高大的少年先下馬車,然後攙扶家中長輩。

不經意與荀彧對視,便遠遠恭敬行禮,這一舉動,無疑叫溫良儉讓的荀彧頗生好感。

在不知道他身份的情況下,從小事便能看出諸葛家確有愷悌君子之風,難怪能得看重。

荀彧心中暗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