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私下對諸校尉有言在先,勒令他們管好士卒,千萬不要開罪漢軍。
沒承想還有不長眼的狗賊,幹你孃的,當著漢軍面去搶奪百姓穀米,淫辱鄉里婦人。
好心帶著你們投靠漢家,來共享富貴,結果還陽奉陰違,讓鎮東將軍表奏給了天子,擔憂羌兵一時難制。
既然不給他馬壽成面子,那他也不看在阿母的份上講情面。
“有安西將軍此言,禁便放心了,如此我這便上表天子,請將軍督全軍軍紀!”
于禁難得的露出笑容,也同樣起身攙扶住馬騰,笑著說道。
接著他神色一緊,轉身對堂內諸將校尉下令,朗聲道:“承蒙陛下看重,命我為徵羌主將,能與諸位共立功勳,亦為于禁幸也。”
“今漢軍已至漢陽郡,而羌胡仍舊肆虐無忌,昔年漢強之時,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討南羌,四夷賓服,單于降漢,與天無極。”
“如今復我大漢之威,以懾萬里,凡舉兵反叛部落,摧陷廓清追擊千里,焚巢蕩穴強摧乃止!”
“依中書檯與陛下制定分兵之策,平虜將軍高覽率部走上邽、西縣、祁山東側,沿漢水南下攻武都道、上祿、下辨、河池等地,盡復武都郡,再沿羌水追擊殺進羌地。”
“討寇將軍張郃,先與我合軍攻隴西,待打通北道後,立即率軍北上,取金城、允吾、枝陽、允街等要地,與武威郡太守張猛共攻西北,剿滅各處叛軍,最後直抵龍耆城,掃平西海附近敢執兵戈者而還。”
“我則率軍全取隴西郡,再沿水道深入不毛之地,一路討滅羌胡叛賊,犁其庭,掃其閭,效馬伏波舊事,立銅柱于山中,懸掛蠻夷首級而還。”
于禁目光掃視眾人,沉聲說道。
“我等謹遵主將之令,必不負陛下所望,必將掃穴擒渠,一舉而廓清之!”
諸將校尉眼神頓時發亮,紛紛拱手作揖,轟然領命大聲回道。
連一旁的安西將軍馬騰聽見於禁要效自家先祖,伏波將軍馬援當年征討交趾舊事,立下銅柱威懾蠻夷。
不由主得心癢難撓,激動地臉紅耳赤,恨不能直接與于禁對換主將之位。
他做夢都想效仿先祖,安西將軍在他心裡,遠沒有伏波將軍好聽。
要是能作為主將出擊熟悉的羌胡,立下功勳而回,那便可以請求陛下重新冊封馬氏為伏波將軍,此一生夢想就算是完成了。
“鎮東將軍,騰願隨軍而往,與將軍共同討南羌,揚我漢家之威。”
馬騰心潮澎湃,立即長拜請求道。
這一刻什麼整頓羌兵軍紀,通通拋諸腦後,唯一想法就是和漢軍一起去犁庭掃穴,實在不行把羌兵也帶過去,邊走邊整頓。
而且還熟悉地形,無論追擊叛軍,還是剿滅殘敵,他麾下兵卒皆可勝任,羌胡許多部落彼此都有仇怨。
聽說要去報仇,就能把他們擰成一根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