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曹顒的補服、朝服、吉服都預備了好幾套,有按照爵位的,有按照官職的。所以,換上身正式的伯爵蟒服,隨同三阿哥去行營外迎接卓禮克圖親王巴特麻的曹顒,也帶出幾分氣派。
自從昨兒得了訊息,曉得今兒要同曹顒一道出迎,三阿哥心裡就驚疑不定。
他不知道這是皇父看不慣曹顒與四阿哥走的太近,故意為之,還是有其他用意。
曹顒這邊,卻是想著隨著科爾沁這幾位親王、郡王相繼來朝,不知十六阿哥又能多賺多少銀子。
經過這一個多月的功夫,十六阿哥那邊的菸嘴兒產量越來越多。
除了這個還不算,他還接受曹顒的意見,使人又做出菸斗系列。
這個不受捲菸推廣的限制,更容易被那些年長的權貴接受。
科爾沁作為兩代後族,入關前後,與滿清皇室聯姻不斷。至今為止,撫科爾沁的公主就有八位,其他宗室女數十人。
蒙古嫁入滿清皇室的女子近百人,其中半數出自科爾沁。
可以這樣說,透過幾代人婚姻嫁娶,如今科爾沁諸部的王公貝勒,十人中有八人流有愛新覺羅家族的血統。而世祖順治皇帝是孝莊太后所出,這世祖子孫也都有科爾沁蒙古血統。
科爾沁王公擁有最肥美的封地,最多的朝廷賞賜,子弟出仕最多。
從他們手中賺錢,收穫一定會豐厚的。
看著曹顒如此平靜,三阿哥倒是有些忍不住,笑了兩聲道:“皇阿瑪慧眼識人,想來曹大人對理藩院的差事也能得心應手!”
曹顒聽了,倒是一愣。
難道康熙真有調他到理藩院的意思?
用了半年的功夫,戶部的差事才算上手,要是到了理藩院,又要重新開始。
不過,他心裡並不反感調職。
同四阿哥說起“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這些未來的政策,固然令人振奮,但是曹顒也沒有興趣做執行人。
連四阿哥,貴為皇帝之尊,因推行這兩條,得罪了士族,從史書到民間都留下惡名;身為臣子,參與這些改革之事,更是容易樹敵,說不定還被帝王退出來做替死鬼。
想到這裡,曹顒猛然驚醒。
同四阿哥太近了,固然能為以後君臣相得打下基礎,但是還有“能者多勞”這一句話。要是何時四阿哥指望著自己“為君分憂”,那他敢不應承?
不行啊,看來往後還得更“愚鈍”些,讓四阿哥不放心將大事交給自己才妥當。
自己這些曰子有些飄飄然,自己追求的並不是權臣之路。
“王爺謬讚,微臣庸碌無知,哪裡趕上的理藩院各位大人能幹。不過是皇上瞧著微臣清閒,讓微臣隨著王爺見見世面。”曹顒心裡打定主意,面上露出幾分謙卑說道。
他可沒有忽略,三阿哥說這句話時,旁邊幾個理藩院的官員望著自己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