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卻在一個禮節上產生了分歧。
李世民心中也是暗罵這個逆子,你就不能找個好點的理由,品德敗壞就行了,
你還非要從貞觀禮裡面找原因,豈不是說自己讓人修的禮儀有漏洞?
這時就聽李慎繼續說道:
“至於你說的什麼普天同慶,與民同樂,這個就更是無稽之談。
那些燈籠和蠟燭都是本王的賞賜,也可以說是施捨。
百姓生活不易,這不是馬上就要元正了麼?
本王想為百姓做一些事實。
元正的燈籠,蠟燭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本王提前為他們準備,也是為了讓他們過好一個元正,感受陛下的恩德。
而且有一點你說錯了,本王不是每家每戶兩根蠟燭,而是給六根蠟燭。
還有你說的什麼淨水潑街,更是無稽之談,那不過是本王讓人清洗一下街道罷了。
大事本王做不了,做一些小事,為了長安城的百姓,這有什麼不可以。
剩下的紅毯鋪路之類的,那可不算是逾制。”
李慎解釋很牽強,或者說就是耍無賴,大臣們都能夠聽出來強詞奪理的味道。
而且解釋當中漏洞百出,可偏偏卻讓人沒有辦法。
這等事情對於朝中的重臣來說其實不算什麼,得罪李慎完全得不償失。
李慎是出名的睚眥必報,而且陰損狡詐。
他們所有人早就看明白了這件事,紀王在長安城鬧得滿城風雨,陛下怎麼會不知道呢?
這麼多天陛下都沒有制止,那就說明已經預設了紀王的所作所為。
而且他們都聽說了,這次冠禮,由陛下親自為其梳髮加冠,而且是加三冠。
並由太子朗誦祭文。
這是何等的恩寵。
雖然這裡面還有一個晉王李治,可是很多大臣都把這件事給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