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奴啊,可千萬不要小看了商賈之道。
李慎就是憑藉商賈之道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商賈之道可生財富,財富可養萬民,可養萬軍。
雉奴,我知道你心中對老十有所偏見,認為他除了有錢一無是處。
可你要知道,恰恰因為他有錢,所以他才能夠為所欲為。
今日朝堂上你也看到了,多少老臣國公都站出來聲援李慎。
你以為是他們跟李慎有交情麼?
不,李慎從來都不跟他們往來,他們之間只有利益關係。
別忘了李慎手下那一百多個紈絝都是他們的子嗣。
你想想這是一股多麼強大的力量。”
李泰的話讓李治陷入沉思,也讓他有些疑惑。
李治不明白,李泰為什麼今天對自己說這麼多,好像是在教導自己一樣。
身為一母同胞的兄長這無可厚非,可李治總感覺怪怪的。
“多謝四哥的教誨,可是一個大國除了需要錢財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要看治國之道。
李慎除了有錢,對政務一竅不通。
他就算是對朝廷有作用,應該也是有限的。”
李治對李泰說的話有不同的看法。
自古商賈就是賤籍,一個大的國家靠的是治國之道,而不是商賈之道。
李慎有錢,也給朝廷貢獻了很多錢。
可這只不過是輔助作用,真正的還是要靠朝中的大臣和皇帝陛下。
讀書人從來都是這般認為。
李治自小讀書對此想法也是根深蒂固,因為在國子監就是這麼教導的。
看到李治如此,李泰無奈的嘆息一聲:
“唉~~~雉奴,多年前為兄也是這般認為。
為兄喜歡讀書,一心治學,對於商賈之道嗤之以鼻,覺得商賈之道乃是小道,登不得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