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你眼看就要繼位,是時候要做出點功績來了。
軍功方面你勉強有了,佔領大半高句麗也算是為我大唐開疆擴土。
可朝政方面,你循規蹈矩,雖然處理朝政你井然有條,可卻沒有突出的地方。
有了老十的這個政策,會讓你在政績上有所作為。
而且,這也是為了保護好老十。
這個政策可能會改變一些事情,老十不喜歡麻煩,朕很瞭解他。
就算你現在去問,他也不會在意。
當然你不要去問,不然他會跟你要錢。”李世民耐心的給李承乾解釋,怕李承乾有心理負擔。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帝也是一樣,上來之後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變革。
這樣會顯得自己做出了一點成績。
比如李世民上臺就更改了武德時期的一些國家政策,還修改了禮法,武德律變成貞觀禮,律法也變成了貞觀律。
幾十位有才之士參與編撰。
李承乾即將繼位,可一直都墨守成規,也可能是因為如今的政策很完善,
也可能是因為李世民還活著,李承乾不敢大刀闊斧的去幹,所以一直很平庸。
處理朝政倒是得心應手,就是沒有其他的手段。
這讓李世民有些擔憂,他做過皇帝,甚至皇帝必須要讓人信服,在朝堂之上跟大臣們爭奪話語權,
除了靠強硬的態度,還有的就是政績。
還有就是讓天下百姓認可。
一條好的政令足可以讓皇帝名垂青史,李慎這個方法就有這個條件。
李世民把他讓給了李承乾,而不是自己來用,足可以看出他對李承乾的寵愛和期望。
“阿耶,可是十弟知道的話......”李承乾也不是估值的人,他明白這對他有多大的好處。
“放心吧,朕會派人去跟他打招呼,以老十的性格,只要不動他的錢,其他的這個混賬都不在乎。
真是混賬東西,從小就視財如命,也不知道跟誰學的,
我李家怎麼會出一個這樣的混賬東西,朕都對不起列祖列宗。”
李世民越想越氣,他們李家祖上也是有頭有臉的人,怎麼就出了一個怪胎,精通商賈之道。
而且坑騙拐騙陽陽精通,就愛佔便宜。
“是,阿耶。”李承乾再次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