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發現紀王府在西州的掌櫃王文成正打著紀王殿下的名號作惡。
調查之下,發現王文成並非主謀,背後指使者另有其人,而且與高昌吐谷渾叛逆有關。
下官長期巡視邊關,還要清剿叛逆,故對西州事務有所懈怠,被下面的官吏所矇蔽,一直都沒有發現,下官有罪。
待得下官查清此事,抓住幕後主使,下官會親自回京向陛下請罪。
但眼下還需紀王殿下秘密調查,以免打草驚蛇.....”
書信讀到這裡,大臣們也基本算是明白了。
郭孝恪沒有上報的原因就是他太忙了,他不但是安西都護府的大都護,需要巡視邊關。
他還是西州刺史,掌管西州的瑣事。
西州距離邊關遙遠,而且郭孝恪也需要以邊關為主,尤其是如今西突厥蠢蠢欲動的時候。
還有人家還要去剿滅叛逆,也都是正事。
所以疏忽了西州的管理也是情有可原,人家都說了是受下面官吏的矇蔽。
這個藉口可真是好,因為受賄的官吏都死了。
“輔機,你對此可有什麼看法?”
長孫無忌讀完之後,李世民一臉平靜的對他問道,但臉上變得柔和了許多。
長孫無忌將信放在眼前瞪大眼睛仔細辨認後對李世民行禮說道:
“啟稟陛下,臣與陽翟公是舊時,在中書省時看過陽翟公的公函,其筆跡跟書信中的筆跡如出一轍、毫無二致,
臣可以確定這書信確實是陽翟公郭孝恪所書。”
說完他將信又遞交給王德。
“孝恭,你與郭孝恪共事過,你來看一下是否是陽翟公所寫。”
李世民又看向李孝恭。
李孝恭上前行了一禮,接過王德手中的書信,仔細的端詳起來。
仔細的程度比長孫無忌都要認真,可心中卻是暗罵,這尼瑪寫的什麼玩意,這是人能寫出來字?
李孝恭自認用腳寫的都比書信上的字寫的好。
裝模作樣良久,李孝恭將書信遞給王德,恭敬的行禮回道:
“回陛下,確實是郭孝恪所書,臣見過他書寫戰報,而且不止一次。”
“英國公,你與陽翟公也是舊識,你來確認一番。”
“道宗,你也......”
李世民一連叫了好幾個重量級的人物,都跟郭孝恪有過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