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多用腦子想事情,再做錯事,以後你兒子就跟本王姓。”
李慎生氣的警告。
“哎?對了,你兒子是不是已經開始入學了?”
說到石頭的兒子,李慎好奇的問道。
“回王爺,大朗已經七八歲了,奴婢給他請了教諭在家裡教。”
提到兒子,石頭還是很開心的,他是無根之人,能有後,哪怕是過繼的後人,也算是後人。
以後他老了也有人養老送終。
“請的教諭?你可真有錢,不過本王倒是覺得你應該送到學院去,孩子多跟同齡人接觸有好處。
心性不會太孤僻,而且他遲早也要長大的,你不能為他遮風擋雨一輩子,
有些事還是要他自己獨立去解決。”
李慎對石頭真的親如兄弟,石頭的兒子就是李慎從孤兒院挑出來的。
“多謝王爺教誨,奴婢也是第一次做人父母,對此也不是很熟悉。
奴婢還想著讓大朗入紀王府給小郎君做書童呢。”
石頭說的小郎君就是李慎的長子陽陽。
“石頭,你要知道,給陽陽做了書童,那就是下人。
難道你就不希望你的兒子以後成為人上人麼?
你從小就跟著本王,雖為主僕,可本王拿你當手足,
以後你的兒子不應該跟你一樣做下人,哪怕是做個富人也好。
你有那麼多錢,足可以讓他以後榮華富貴。
等他長大了,本王直接推舉他入仕,謀個一官半職,也算給你光宗耀祖了。
你我主僕一場,也算是本王給你家的一場造化吧。”
若是旁人,李慎不會說這麼多,就如韋富貴,他兒子以後也要給紀王府做下人。
王洪福也是紀王府的家奴。
但李慎不願意這麼對石頭,他希望石頭家能夠富貴榮華,人丁興旺,不再做奴僕。
對古人而言,過繼子就是親子,是要寫進家譜當中的。
“多謝王爺恩寵,奴婢就算是死也報答不了王爺的恩情。”、
石頭感動的跪伏下去,對著李慎連連磕頭。他知道紀王對自己是真心的好。
紀王從來都沒有推薦過人入朝為官,因為紀王不願意參與進朝政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