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萬貫?”李慎聽到這個數一愣。
“你確定四十萬貫?”
“回王爺,小人前幾天剛查的賬本。我們獲利十多萬貫。”王洪福肯定道。
“怎麼會這樣?那可是柳氏,關內六姓,跟韋杜齊名,一年就進貨四十萬貫?”
李慎皺眉,對此完全不信。
好歹也是名門望族,一年進貨四十萬貫,就算他有一倍的利潤,一年也不過是賺四十萬貫而已。
是不是有些太寒酸了。
王洪福聽到紀王的話,想要解釋又不知道怎麼說。怎麼說才能夠不會觸怒紀王。
就在這時一旁的王玄策開口了:
“王爺,外界跟我們紀王府不一樣。”
“你不一樣?什麼意思?”李慎一愣。
王玄策感嘆了一句解釋道。
“唉~~~王爺,若不是臣是紀王府的人,若還是以前的散人大夫,臣也不會相信,有人一年可以賺數百萬貫家財。
就連國庫一年的稅錢也不過幾百萬貫而已。
臣到了紀王府之後才知道,花錢論貫,數錢靠稱,銅錢論斤。
臣到了紀王府之後才知道,什麼是腰纏萬貫,什麼是金山銀山。
臣到了紀王府之後才知道,原來花錢可以幾百萬幾百萬貫的花。”
“什麼?你到底想說什麼?”李慎還是有些懵懂,不明白王玄策在感慨什麼?
“王爺,王長史的意思是我們紀王府跟外界不一樣。
比外界富有。”王洪福補充解釋。
“放屁,這還用你說,本王還不知道我紀王府比別人富有麼?”李慎對著王洪福罵了一句,竟說廢話。
自己放棄了多少享受的時間,才換來了的財富,要是沒有別人富有不完了麼?
王玄策看李慎還是不明白,於是直接說道:
“王爺,紀王府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跟大唐不是一個世界一樣。
外界花錢是一文一文的,數錢是一貫一貫的。
王爺不能用我紀王府的標準來衡量外界。
世家士族是有財富,甚至有人說富可敵國,可他們的財富不是一朝一夕賺的。
而是靠著幾百年上千年積攢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