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老奴的一個侄子頭幾年來到長安城。”
“這個朕知道,還讓你安排到了老十的工坊去,這跟他有什麼關係?”
“陛下,月前,老奴出宮去看望了這個侄子,他跟老奴說,今年家中糧食收成漲了三成,
老奴家在江南,種的是紀王殿下推廣的兩季稻。
我那侄子說,這兩年朝廷興修水利,清理河道,家鄉大部分地區已經不怕大水和大旱了。
所以風調雨順,莊稼長勢都很好,今年是一個豐收年。”
王德一口氣解釋了一遍。
“原來是這樣?高明,看來這兩年你做的不錯。
這樣很好,凡事多為百姓著想,百姓自然會擁戴我李家。”
李世民對李承乾更加滿意了。
“多謝阿耶讚許,兒不敢居功。
其實這一切兒也是借了十弟的光。”李承乾起身行禮後說道。
“何出此言?”
“阿耶,你可知今年十弟送給民部多少銀錢?”李承乾反問了一句。
李世民搖頭後,李承乾才說道:
“近一千四百萬貫。”
“什麼?”李世民聽到這個數都有些不淡定了,手裡的茶水都灑了出來。
“怎麼會有這麼多,去年還不到千萬貫,朕以為已經封頂了。”
一千四百萬貫,比朝廷收的還要多兩倍。
李承乾聽聞搖了搖頭說道:
“這個兒也不知,只知道民部上報,大唐第一商會每年給民部送兩次錢。
年中一次,年末一次。
今年上半年商會送來六百萬貫,年末近八百萬貫。
兒問過唐儉,這些年,朝廷興修水利,清理河道,邊關的城牆修繕,全都是依仗大唐第一商會送過來的錢才能夠完成。
工部上報,已經完成了全國一半州縣的的水利修建。”
“沒有想到,僅憑一人之力竟然能夠讓我大唐有如此大的變化,朕當初還是小瞧了他。
本以為他做什麼商會乃是商賈行徑,難登大雅之堂,真的沒有想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