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貞觀小閒王筆趣閣最新> 第1285章 一籌莫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85章 一籌莫展 (2 / 3)

這要是傳出去,得罪的可是全大唐的貴族。

“王爺,也不能這麼說,物以稀為貴,我們自己生產的東西,貴族都覺得不是什麼稀罕物。

反倒是西域那邊的貴族覺得我們的透明水晶器皿是珍奇之物。

王爺這是一個道理。

我們的瓷器,茶葉,絲綢,價格都很低。

在西域那邊都能賣到天價。”

王洪福商場經驗豐富,又跟了李慎學習多年,很多東西他都懂得,尤其是紀王說過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說法。

“你說的有道理,大唐地大物博,很多東西在他國都沒有,奇貨可居,

我們認為不值錢的東西,到了他們那裡都是寶貝。”

李慎點點頭,國人經商眼睛都放在了普通老百姓身上,從來都不盯著富貴的人。

割韭菜一茬接著一茬。

再不就實行壟斷,一文錢的東西,賣一貫錢,別人家沒有。

“這樣不行,我大唐無論是人還是東西都應該是最尊貴的。

不能讓這些蠻夷佔了便宜。”

李慎對此很是不滿,絲綢,瓷器這些可是中國獨有的文化,卻讓外國人在大唐如此便宜的收購,回去賺取鉅額利潤。

“王爺,大唐物價就是如,我們也沒有什麼辦法,如果抬高商品價格,

就不能單單抬高那些西域商人的價格,連國內商人的價格也要一起提升。

這樣的話,市場會出現問題的,到時候恐怕陛下也不會同意。”

貞觀時期物價很穩定,沒有出現後唐那種物價飛漲的時候。

李世民要求百姓用的民生東西都要能夠買的起,起初粟米五文一斗。

是李慎大批收購這些年才漲到二十文一斗。

古代都說穀賤傷農,等李慎到了大唐才明白。

大唐千萬人口,八成人是務農的農民百姓。

這八成人基本不會購買糧食。

他們每年除了交納稅收,糧食很充裕,只要不遇到災年,他們甚至還要拿出去大部分糧食去換取日需品,

比如鹽,比如布匹,還有肉食等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