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這次的賠償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損失,老臣以為可以接受。”
李世民看向大殿裡的百官,今日大朝會,這裡有上百位官員。
所有官員在接觸到李世民目光的時候都不由得低下頭,彷彿李世民會看穿他們的思想一樣。
“馬愛卿,你覺得呢。”
“陛下,臣覺得吐蕃的誠意還是可以的,不過最終還是要陛下來定奪。”
馬周也有些意動,不過能坐上中書令的哪裡那麼簡單,所以最後還是把決定權遞給了李世民。
“楊愛卿,你可有什麼想法。”
李世民又看向一旁的楊宏禮,
楊宏禮,襲爵清河郡公,今年從中書侍郎遷司農卿,從三品的官職。
已經是位高權重了,最主要的司農卿是掌管國家財富的機構。
司農寺乃是九寺之一,負責天下糧食的積儲,各州縣倉儲的管理,官員祿米的供應。
這其中還包括了很多國家支出。
司農寺還有監督之能。
總體來說就是財務部。
所以李世民才會問楊宏禮覺得如何,意思很明確,就是問吐蕃給的東西合不合適,值不值錢。
楊宏禮站了出來,他是武將出身,北魏越恭公楊鈞的後人。
他確實支援出兵吐蕃的,打仗就有軍功。
“啟稟陛下,吐蕃的賠禮老臣並不知道到底值什麼價值。
因為吐蕃的物價跟我大唐物價不同。
而且黃金的純度也需要看了才知道。”
楊宏禮故意說自己不知道價值,也就是不承認吐蕃給的多。
李世民眉頭一皺,楊宏禮應該是最能知道這些東西價值的人了。
既然楊宏禮都不知道,那該如何是好。
“尊貴的皇帝陛下,我們吐蕃真的是帶著誠意而來,還有這是我吐蕃贊普的親筆國書,請陛下閱覽。”
說著拿出了一份國書。
李世民一個眼神,王德下去把國書拿了上來。
李世民展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