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站起身彙報道。
“嗯,那就好,很多事情本王沒有想到的你要多想想,本王受了傷,腦子不太好使。”
“是王爺。”薛仁貴行了一禮。
“玄策,今日陛下問本王這次事件應該如何處理,本王說.....”
李慎又把今天跟李世民的對話說了一遍,然後問道:
“玄策,你說本王說的可有什麼不妥之處?”
李慎當時也是信口開河,所以事後他要讓王玄策幫忙參謀一下,自己說的有沒有毛病。
王玄策聽後開始沉思起來,李慎也沒有打擾。
推演了一會後,王玄策才抬起頭來。
“王爺,你說的應該沒錯,不過如果都護府深入吐蕃進行報復,如果被他們的大軍堵住了怎麼辦?”
王玄策提出了他的疑問。
“玄策,我們都護府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而且這次本王也沒有準備讓太多人去。
本王準備派遣一隻萬人的騎兵出動,四處破壞,重點就是他們的牛羊。
那些牛羊大部分都是各部落首領的。
我們多殺幾個部落的牛羊,並且告訴他們這是松贊干布攻打大唐的結果。
說明這是我大唐的報復行為,本王不求他們對付松贊干布,只要都有怨言就好。
一個兩個沒什麼,可若是十幾甚至幾十個部落都有怨言,他這個贊普一定會想辦法安撫。
到時候分配不均就是一個問題,很多事情,小問題積攢的多了,那就是大問題。”
李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仇怨大多都是一點一點積累的,很少會有因為一句話就開打的。
尤其是他們這種統治關係。
“王爺,若是他們人數眾多開始圍剿我們怎麼辦,他們各部落加一起十萬騎兵都能湊出來。”
“十萬騎兵也被逼是我們的對手,他們不敢的。”
李慎很肯定的說道,都護府的這一萬騎兵可比其他邊軍的騎兵都還多了。
首先馬匹都是吐蕃戰馬,跑起來絲毫都不差,這是李慎花了大代價從吐蕃換來的。
其次就是武器裝備也要比其他邊軍的武器裝備好。
畢竟他是親王,而且還是一個能惹事的親王,工部再怎麼樣也不敢貪墨青海道都護府的裝備。
不然這位爺鬧起來,不知道多少人要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