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分鐘光速打卡。”王多多往下說:“EDG經濟曲線一路上漲,期間還有幾次暴漲,MVP歸屬是毫無疑問的事情,EDG每一次行動成功都和天哥有著直接的關係。”
幾家歡喜幾家愁。
即便LPL三名解說板著一張嚴肅臉,努力站在相對中立的角度說話,避免搞出毒奶這種玄學事件,依舊能從聲音中聽出隱含著的興奮。
另外一邊。
歐美解說的情緒已經有些抑制不住了。
上週剛看完FNC被EDG錘成一坨,這周又看到G2重蹈覆轍,即便能預見到過程和結果,歐美解說心態也炸的很厲害。
“這是一場屠殺!”
“Tian正在殺死比賽!”
Drakos發出一連串嚎叫:“從Tian出現在賽場上的那一刻開始,G2就走向了註定的死亡,更恐怖的是,每一步都是Tian設計好的佈局,其他人都是懵懵懂懂地在迷霧中摸索,Tian幾乎是從上帝視角進行降維打擊!”
“相對於RNG鼓吹的‘UZI三步走’,我覺得EDG以Tian為核心的三步走更加恐怖。”Quickshot相對冷靜一些,指出其中的關鍵:“去年,EDG的打法是把全隊資源集中在Tian身上,放棄下路對抗,讓打野和中單為Tian提供無微不至的幫助。”
“今年,EDG的打法更加高明,他們不僅能給Tian提供Carry環境,還能利用Tian的個人能力為其他路營造突破機會。”
歐美沒有頂級上單。
不僅老年大木在北美的地位不可撼動,就連只能算一線守門員的Huni,欺負歐洲、北美賽區的上單都輕鬆愉快,資料和賽場表現華麗到連SKT戰隊都被騙了進去。
這就導致歐美隊伍對頂級上單的戰場影響力沒有足夠認知。
認知不夠高,自然不可能拿出防備頂級上單的策略,更何況,葉天的實力遠不是‘頂級’兩個字能衡量,而是要在頂級上面多設一個層次。
去年,上單偏向於全能定位。
想打線就可以打線,想分推就可以分推,而在兼顧打線和分推兩個方面之後,還能在正面團戰裡發揮出無與倫比的作用。
沒錯。
說的就是青鋼影。
單線拉扯超強,後期一腳過千,帶加里奧進場切脆皮更是堪稱無解。
加上武器大師、無雙劍姬兩個下位一點的替代品,以及傑斯、克烈、船長等英雄和換線戰術結合在一起的威懾,讓葉天在去年的世界總決賽上創造了恐怖的六芒星記錄,前不見古人,以後也不太可能出現來者。
設計師能忍麼?
當然不能。
破壞遊戲平衡的裝備要削。
破壞遊戲平衡的英雄要削。
破壞遊戲平衡的選手自然逃不了這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