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進乘坐的是最早的一班航班,說起來這還是時隔至少五年之後再次來到這座城市。
無暇欣賞城市風景,下了飛機之後的李先進乘坐著曾紀祥安排的車輛直奔北倉而去,一路上他都在想著應該如何跟檀錦程談判。
說實話,他對檀錦程這個人一點都不熟悉。
上一次檀錦程去單東考察,他也只是禮節性的接待了一下,隨後就交給公司的工作人員來應對,如今看來當時真的是託大了。
李先進工作的時間比檀錦程的年齡都大,曙光汽車前身是1984年創立的,在生意場上混了幾十年李先進並不怎麼信媒體裡檀錦程的印象。
以自身兩次被舉牌的經歷來看,李先進印象當中的檀錦程是一個步步為營,還有些狠辣的年輕人。
默默的收集上市公司股份,第一次舉牌說是什麼財務投資買多了,但是卻很快速把股份加到8.2%,還特意通知了曙光,你跟我說這是財務投資?
在常州跟三菱建立合資工廠,想要利用手裡的股份收購常州黃海汽車工業園。
1億出頭的價格就想拿下一家年產能6000輛中大型客車的汽車工廠,手法不可謂不狠辣。
“曾秘,你們老闆最近在忙些什麼呢?”
思索片刻之後,李先進想不出如何應對這樣一名心思深沉的年輕人,便決定從曾紀祥這裡打探一些訊息。
檀錦程沒有親自來接他,他倒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論起資歷,他能當檀錦程的爺爺,但是論地位,他確實是沒資格讓檀錦程親自來接。
除非是單東的領導跟他一起過來,他也不是沒想過動用單東方面的資源人脈,曙光汽車現在雖然是民營車企,但是哪個城市都不樂意自己城市的產業被別人給搬走。
但問題也就是出在這方面,檀錦程之前的投資風格給他留下了很好的名聲,每到一個地方都能很好的履行他的投資承諾,說是投入多少就投入多少。
尤其是收購長風集團的過程當中,這小子可謂是八面玲瓏,給各方都留下了大量的好處,湘城方面留下了整車製造基地不說,還順帶著混到了一個年產能100萬輛電動車的工廠。
城投公司拿到了一筆現金不說,還有新公司7.5%的股份,如今這7.5%的股份價值都已經從當初的1.5億元變成了6億元,這才過去了半年而已。
至於說原來的長風汽車,檀錦程也是相當的大方,除了讓他們繼續使用獵豹品牌以外,後續又以低價的方式轉讓了永州的產業給他們,讓他們有了一個容身之所。
地方ZF,城投機構,原有的管理人三方都打點得非常好,單東方面也正是基於這種原因才不急著出面。
萬一對方真的收購了曙光也給單東方面留下諸多好處呢?
“我們老闆前段時間比較忙,前幾天有點空閒的時間,除了關注世博會之外就是準備去滬市車展了。”
明年舉行的世博會,檀錦程是知道比較成功的,閃馳科技甚至於尉來汽車都想拿到一部分廣告資源,檀老闆也讓公司做這方面的準備。
“曾秘年紀不大吧?”
“李總叫我小曾就行了,我今年27歲。”
“哈哈,曾秘是檀總的專職秘書,可沒幾個人敢喊你小曾,27歲真是年輕有為啊,結婚了嗎?”
打探檀錦程的資訊,李先進想都沒想過,如果能這麼輕易的從一名百億身家老總的專職秘書口中獲得他老闆的資訊,那這名秘書也就不用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