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先回去,下午我們再跑另一個地方。”
回到車上,檀錦程緩了好一會兒才對黎耀輝道。
車上還有曾紀祥,老闆似乎有點異色,居然臨時改變了行程,原本是這裡結束之後直接去下一個地方的。
是發生了什麼嗎?而且似乎老闆私談的時間似乎比之前預定的要長不少呢?
“別多想,是好事。”
“哦,那就好。”
此時的檀錦程心神已經穩定下來了,見副駕上的曾紀祥有些擔憂的神色,便出聲安慰道。
剛剛不經意的一句詢問,其實暗藏玄機啊,看樣子自己的回答讓對方滿意了,不然的話也不至於說出以後有事可以聯絡他的秘書。
想想也是,這種高科技的產品還是在國內上市比較好。
尉來集團的整體上市,近幾年以來檀錦程確實沒有計劃,至少在2014年之前不會上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之前確實拿不到太高的估值,募集資金會更吃虧。
如前世的寧王,是2018年之前他們不夠上市資格嗎?還是說會有人卡他們的上市?
恐怕並非如此。
另外一家公司在哪裡上市,其實也並非都是創始人能夠做主的,還要看投資機構的背景,橙子科技是以海歸派的華爾街資本居多,顯然去納斯達克上市是最理想的。
如正在準備從香江退市去美股上市的阿狸,他就是想在A股上市,他裡面的那些資本也是不允許的。
無論是重組之前還是重組之後,尉來的股權都非常清晰,除了海歸派的沈楠彭之外,全部都是純得不能再純的國有投資機構。
上市的話其實在A股反而是最有利的,另外如果可以的話,檀錦程還真不是特別想讓尉來上市。
畢竟旗下再多一家上市公司對於他來說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兒,有些事情經歷過了也就不稀奇了。
甚至於不需要再搞什麼其他的動作,25%的公眾持股分分掉就行了。
從一開始,檀錦程其實就沒打算把尉來集團放在老美那邊上市,也因此在選擇投資機構的時候更多的是帶有國有屬性的投資機構,而非國外風投基金。
以尉來集團如今的業績以及增速,但凡檀錦程只要是開一句口,根本不缺投資機構。
劉蘇之所以有這麼一問,其實也是想看看尉來汽車是否還能保持現在的資本結構,這年代講究的是一個去美股上市,尤其是在80後創業者當中非常的流行。
言必稱去納斯達克敲鐘,但是有些東西是要留在國內比較好的。
確實如檀錦程所想,劉蘇突然的這麼一問,無非是想判斷一下尉來集團能不能還保持著現在的資本結構,倉促之間的回答更接近於內心的真實想法。
劉蘇也不覺得檀錦程會反悔,這對於一名企業家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接下來檀錦程還要去商務部,外匯管理局,工信部等等部門,話說回來,這是他第一次這麼大面積集中接觸這麼多的部門大領導。
也算是長見識了。
頻繁的出現在各大部門的檀錦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雷布斯又一次想問問他要幹嘛,甚至於小馬哥都打來電話詢問。
縱觀檀錦程的活動歷史,產品基本是在下半年釋出,但是如果要搞事的話,那指定是從年初就開始,橙子科技上市那一年是檀錦程的高光時刻。
一年之內旗下兩家公司分別在美股還有A股上市,之後只要他保持比較低調的年份裡,基本都是做一些投資,不會有什麼大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