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析過檀錦程的事業結構,從2009年開始,檀錦程的工作重心就轉型到尉來汽車那邊去了。
閃馳科技的業務慢慢轉型到張旭鵬手裡,但不要懷疑檀錦程對於閃馳的控制,且不說持股方面,就現在整個閃馳集團都是檀錦程絕對的嫡系。
另外,股東方面的代表,也都是支援他的。
“怎麼個傾斜法兒?”
跟張旭鵬對視一眼,檀錦程開口道,他大概是能猜到陶啟年在年初二就迫不及待登門的原因。
權利就像是毒藥一樣,當希望升起又有極大希望觸控之時,沒有人可以淡定,金字塔結構的權利層裡,正處到副廳是一個極大的坎。
一小步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跨過去,古代的縣令一當就是一輩子的可真不少。
最後關頭了,陶啟年想給自己再加上一道保險或者是添一些彩頭,檀錦程完全能夠理解。
不過嘛,這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
在回家過年的路上檀錦程查了不少資料,同汽車產業一樣,2011的的產銷停滯無疑是給各大企業提了個醒。
市場的快速增長期已經過了,或者說已經進入到一個洗牌期。
今年的市場份額較之去年要分散一些,但更像是黎明前的黑暗,就像是股票要出貨前會先試探性的拉昇一下一樣。
這個過程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一件痛苦的事。
“我們注意到2011年的兩輪車市場基本沒什麼增長,但是望江工業園的產能又提了上來,目前很多產能都是空著的,有些浪費啊。”
望江工業園是2010年底全面建成的,11年是產能釋放的第一個完整年限,但是產能卻沒有像陶啟年以及縣裡預期的那樣。
過苦日子的時候吃飽就夠了,但是好日子過上了,誰不想過得更好呢?
檀錦程沒有打斷陶啟年的敘述。
“當然,電動車只能賣出那麼多輛咱們也沒辦法,我的意思是別的車型能不能向望江靠攏一些?”
“當然了,如果跟貴方經營思路上有衝突,那咱們也不強求。”
陶啟年有自己的訴求,但是這多多少少有點涉嫌企業運營了,他目前也拿不出什麼好處給檀錦程,所以必須把握好一個度。
檀錦程笑了笑沒說話,給陶啟年再續上一杯茶。
實際上他也在思考,企業跟地方ZF的關係其實很微妙,你要說一點都不會干涉,完全按檀錦程的想法來實施,那根本不可能的。
不要說地方ZF了,哪怕他在公司可以做到一言堂,但如果說現在他說閃馳科技也要造汽車,那不管是閃馳還是尉來管理層都不會答應的。
兩輪電動車是閃馳科技的主營業務,但是閃馳可不僅僅只是兩輪電動車業務呢。
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除汽車外),觀光車,休閒車還有包括蓄電池以及充電在內的零部件等等,業務範圍非常廣。
另外閃馳科技也不只是面對終端市場,也有大客戶的。
例如順豐快遞自購的快遞車子,這就是閃馳科技為順豐訂製開發的,跑大街大大小小跑著的順風送貨車,其中有絕大部分都是閃馳提供的。
像順豐這樣客戶,閃馳大大小小的也有十來個,這種直接跟閃馳對接的B端客戶,每年的訂單都很穩定,給閃馳提供了好幾個億的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