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岸邊盯上鐵釺子,用石頭壓好,繩子拉住,然後再死死的綁在第一艘船上,船錨也拋下去,完全固定好後,任水流再大也衝不走。
而後,第二艘船,劃了過來,人們死死的勾住第一艘船,將船推過去,然後拋下船錨固定,用木板將兩船連線好,再往上面鋪設結實的木板,拿著錘子釘子乒乒乓乓的敲著。
然後便是第三艘,第四艘……
以此迴圈,人們把一艘艘的小船划過來,拋錨固定,釘上木板,漸漸的一座由小船裝訂的橋樑,便逐漸成型了。
沈長恭還派了兩艘中型船,逆流而上,去上游截停那些運貨的商船,讓他們全部靠北岸停靠,或者原路返回。
南北兩岸一起施工,往中間對接,到了下午時分,一座牢固的船橋,便建造好了。
這些船並排釘在一起,可以讓大軍如履平地的透過。
幸運的是,東邊的大軍成功的吸引了敵軍的注意力,這邊沒有斥候過來,他們得以安然的渡河。
沈長恭一聲令下,天羽軍開始了浩浩蕩蕩的過河。
每個士兵都拿著武器、輜重等物,快速的跑過去,在對岸安營紮寨。
後面的大軍也拉著火炮,搬著炮彈過去。
一下午的時間根本過不完。
沈長恭計算了一夜能夠過去多少人,讓這部分人留下來,晚上渡河,其他人休息,明日再渡。
晚上渡河的也可以明日白天休息。
一直到第二天傍晚,十幾萬大軍才全部過去,他們成功的渡過了洛水,在對岸安營紮寨成功,並且控制了周邊的視野。
到了這時,岸邊只剩下了沈長恭和他的護衛隊。
沈長恭命人把金銀抬過來,送給了李山嶽。
“李場主,此番我們合作的很好,本王很高興,明日你便讓人將木橋拆了吧,拉著船隻回去,多出來的錢,就當是對船隻磨損的補償了。”
“哎呀,王爺給的實在是太多了,小人受之有愧啊。”
李山嶽有些擔憂的說道,
“王爺,我們帶的糧食還夠,不如在這裡多等幾天吧,萬一王爺戰事不利,也好有個退路啊。
等到王爺的大軍都退回來,再把船一炸,敵人就過不來了。
小人有些多嘴,但絕無惡意,只是為了王爺著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