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彌雙手合十:“和尚頭是花胚,和尚身體是花托,和尚合什的雙手是種託上的苞片。
到九月末十月初,果實成熟,清瘦的‘小和尚’修成正果,就變成了‘胖羅漢’。”
聽到小沙彌一說,眾人真覺得有那麼幾分意味其中。
“多謝住持美意,今日沾沾楊掌故的光!”
項方素、柯文彬搓搓手,伸手各抓一把,揪開不能吃的綠色部分,零嘴似的往嘴裡丟。
糯糯的,有股淡淡的甜味,同尋常羅漢果頗有不同,沒有半分苦澀。
落入胃中,會有少許溫熱感。
養胃的食物,吃起來很舒服。
許氏招呼。
引路二人得了幾粒,誠惶誠恐,小心翼翼地揣進懷裡,捨不得吃。
一人得道雞犬飛昇。
從小到大,單聽聞萬杉寺有棵羅漢松樹王,從未想過此等美處會落到自己頭上。
幸得上山前自己二人吆喝的最賣力。
美滋滋。
柯文彬問:“小和尚,旁的羅漢松果有此等效果嗎?”
“並無。”慧覺躬身,“寺內唯有三棵千年以上的羅漢松有,其中一千八百年的樹王為最。”
柯文彬驚歎:“厲害,貴寺一千八百年的樹,結出的果子不比河泊所培育的雞冠果差。”
“施主謬讚,先有羅漢松,後有萬杉寺,此為寶樹之妙,非我寺之能,焉能同朝廷相較。”
萬杉寺無愧為五大叢林之一,上到主持,下到小沙彌,說話全好聽。
可惜沒有水澤精華。
梁渠嘴裡甜味彌散。
普通樹種卻有寶植效果,老而成精。
只是光雞冠果水平的補氣效果,對如今的他來說聊勝於無。
品個味。
不打擾眾人遊山,簡單招待,住持讓沙彌領人,各自分房。
梁渠人多,且有女子,單獨分到一個小院。
收拾收拾,中午應邀吃一頓萬杉寺特色齋飯。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