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作為總監助理的陳紅兵提醒道:“總監,去年就有人辦過類似的節目。”
齊竺泉皺了皺眉:“辦過?具體說說。”
陳紅兵繼續道,“之前《贏在華夏》的主持人王利芬後來跳槽去了地方臺,隨後以製片的身份製作出了一檔類似的節目,叫《贏在華夏藍天碧水間》,是一場大型商戰真人秀。
節目中,十二位明星企業家分成兩個陣營,透過12場商業實戰贏取公益基金,獲勝團隊和總決賽冠軍會捐贈千萬公益獎金給公益組織.”
“藍天碧水間?”齊竺泉喃喃自語,似乎對這個節目有些印象,“他們的參賽嘉賓都有誰?”
陳紅兵報了幾個名字:汽車之家的李想、五八同城的姚勁波、慈銘體檢的韓小紅等。
齊竺泉聽完,鬆了口氣:“咱們央視辦節目,就要樹立業內標杆,讓地方臺看看我們的底蘊。所以這次特別版的人選,就用上面列出的這些人!”
“呃,領導,我確認一下,這些人是節目的評委嗎?”
“不,他們是選手。”
會議室裡頓時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眾人看著紙上的名字,心中震撼不已——這些人只要在任何一檔商業類節目中,絕對不是嘉賓就是評委的不二人選,就這節目組想請還請不到,而這次,他們竟然只是選手?
那評委該由誰來擔任?大家一時竟想不出合適的人選,總不能是經濟或互聯領域的泰山北斗級別的大佬吧?
“領導,關於主持人、嘉賓評委之類的,需要麼?”有人小心翼翼地問道。
齊竺泉想了想:“要啊,為什麼不要?大家先不設限,把心裡理想的人選都列出來,然後我們再一個個評定可行性。就像專案調研階段,不要侷限思維,先敢想,才能敢幹!”
“領導,可以借鑑其他節目的形式嗎?比如芒果臺的一些機制.”
“可以,師夷長技以制夷嘛,我還是那句話,先列出來,我們再議一議。還有問題嗎?”
見無人再提問,齊竺泉看了看時間:“現在是上午10點,下午4點我們再碰頭。”
說完,他轉身離開會議室。
他知道,自己在場時,大家難免拘謹,放不開思路,這對創意和靈感的迸發是不利的。
果然,領導一走,會議室裡頓時炸開了鍋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為什麼?因為材料上列出的參賽選手,個個都是當今網際網路的風雲人物。
而且這些人之間的新仇舊恨,恩怨糾葛隨便挖點出來,節目效果瞬間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