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詭異的問題這些人也是第一次遇到,一時間難以確定是否會影響業務層面。
“目前硬體指標確實比平時高,但排查了一圈,確實沒發現什麼原因導致的……”
經理指了指主管:“今天先這樣,你走之前輸出一份分析報告給我,我需要上報。”
主管點頭稱是,但心裡卻隱隱不安,這次的問題和幾天前下面一個員工反饋的情況太像了,只是規模更大而已。
他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說什麼。他知道,如果開誠佈公地提出來,唯一的後果就是被追問“為什麼上次沒及時上報”。
如果事情鬧大,自己這個背鍋俠肯定跑不掉。
如果不提,就會成為法不責眾,大家都相安無事。
現在唯一需要頭疼的,就是這份排查報告該怎麼寫。
看經理的意思,既要符合排查的實際情況,又要滿足“無事發生”的訴求。
畢竟大週末的,誰想加班呢?
而且,業務、運營和客服不都反饋沒問題嗎?那自己還操哪門子心
當晚,王慧文看到日報資料時,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業務資料突破新高固然可喜,投訴卻出奇地少,這顯然不符合常理。
但他轉念一想又覺得有些合理,畢竟5折福利大大提高了消費者的容忍度,一些小問題也就視而不見了。
就像2000元檔位的手機和5000元檔位的手機,使用者對前者的包容度顯然更高。
王慧文不知道的是,在外界,無論是美團APP還是美團外賣,早已炸開了鍋。
到了週六。
無數美團的忠實使用者紛紛改弦更張,其中也包括大量媒體人。
他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響,出於職業敏感,他們在發現美團出問題的第一時間,反應出奇一致:來活了!
幾小時後,一篇篇報道紛紛出爐。
從標題就能看出,這些媒體人使出渾身解數沒有技巧,全是感情:
《數十億融資“喂不飽技術”?美團應用故障暴露“重業務輕技術”的戰略裂痕》
《剛拿錢就崩盤!美團用不了被嘲“融資打臉現場”》
《“福利狂飆,技術裸奔”:美團崩潰遭遇“釜底抽薪”》
《“美團不需要使用者,只需要投資人?”宕機事件引爆信任危機》
《美團故障“卡住”媒體人:情緒化吐槽背後的數字化依賴之困》
杭州,西湖區龍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