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讓程唯陷入深深的憂慮之中,滴滴身後是騰訊,不出意外,未來數月跟打的必有一戰,屆時小馬哥會事不關己冷眼旁觀,還是出手援助,但能支援到什麼程度?他心裡沒有答案。
所以程唯發現對面這幾個傢伙看他略微帶著可憐的眼神,顯然在場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不只是外賣,他的網約車也免不了一戰。
未戰先怯從來不是程唯的風格,曾經滴滴和打的的前身搖搖招車同在京城。
當時他能打的王煒建找不到北。
雖說對方這回背後站著強大的彼岸,但他程唯這一路走來也不是吃素的。
但現在開局不利啊。
去年頒佈的計程車行業指導意見按下了國內網約車市場發展的暫停鍵,計程車市場的環境是好了,但網約車市場完了,導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無論滴滴還是快的都戰略性地收縮著規模,準備過冬。
然而打的出行卻反其道而行之,別人恐懼它貪婪,他們過冬,人家仿若夏日度假一般,穿著大背心大褲衩,腳踩人字拖揹著大麻袋四處砸錢佔地盤,他們所在的每座城市都有打的出行的窩點!
當時業內所有人都嘲笑他們是土鱉暴發戶,認為此時選擇擴張簡直是自尋死路。每個月養這麼多車和人,人力成本、車輛成本、公司租金成本加起來,估計消耗數千萬。有錢也不是這麼浪費的,不出一年,資金鍊必然斷裂。
據他們資料部門的估算,打的出行這半年起碼額外,注意是額外消耗掉5個億的海量資金。
要知道之前打的一共也沒融這麼多錢,不用猜,肯定又是背後的彼岸爸爸出手了。
到了現在,無論他們滴滴還是更南方的快的,所有準備看笑話的人都笑不出來了,因為最近有訊息傳出來,國內網約車市場要解禁了,這才半年出頭啊.
或許是看到今年初大洋彼岸的Uber急速發展,Uber推出了多種服務,如UberX(經濟型)、UberBLACK(高階車)、UberPOOL(拼車)等,滿足不同使用者需求。
透過服務創新在全球擴張,除了美國本土,在歐洲、歐洲、拉丁美洲和中東等地鞏固了市場地位,如果不是畏懼華夏的政策,可能早就進軍國內給華夏網約車市場上一課,而不是僅僅在印度市場進行耕耘,覬覦另一片更具潛力的沃土。
上個月海外傳來Uber即將融資12億美元,估值達到了180億美元的規模。
或許是看到了Uber的發展前景,亦或是當下計程車規模跟廣大民眾出行的強烈需求背道而馳,而且也不符合網際網路+的佈局,這樣將會嚴重製約國內網約車的市場經濟發展。
他們得到的訊息是最近一兩個月內將進一步出臺網約車進一步的指導性意見,換句話說,政策要放開了。
他們等到了,無論滴滴還是快的都開始解凍準備迎接‘春天’的到來,但此時舉目四顧,市場遍地是狼!
以史為鑑,雖然外賣大戰這個史距離現在有點近,但確實也給了程唯有些啟發。
去年網約車被按暫停鍵之前,打的、滴滴、快的分上中下三分天下,各自劃江而治。
但到了現在,滴滴和快的原地踏步,但急速擴張的打的卻佔據了大半江山。
如今的形勢跟2個月之前的外賣市場局勢何其相似。
滴滴內部對外賣大戰也做了一次覆盤,並結合自身目前所面臨的局面做了一次分析。
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還像之前滴滴單槍匹馬作戰,而且國外還有一頭猛虎虎視眈眈,勝率最高不過3成,如果與人結盟的話,可以一戰!
這個盟友,還有誰比快的更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