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沒問題!”
開完會,陳默直接給雷軍打了一通電話.
當天晚上,一道道命令從京城向四面八方擴散,層層傳達。
彼岸集團如同一個龐大的精密機器,部分零件加快了運轉的頻率。
受蝴蝶效應影響,一些合作企業和商家,比如小米、服裝廠等接到了緊急需求,報酬極其豐厚,開始加班加點趕工.
另一邊,杭州。
“今天不知道怎麼了,餓了麼送餐好慢啊.”
“誰說不是呢?我定的一個熱奶茶,直接可以當冷飲喝了”
“大家都這樣麼?我還以為是我一個人這樣呢。”
“難道餓了麼的騎士又在做好事?”
“就是做好事,也得有這麼多事才算啊,難不成都趕到一天.”
“我不排斥見義勇為的這種善舉,但不要主次顛倒,騎手還是以送外賣為主.”
“不過今天我倒是看到有些人把餓了麼騎士的餐,摔到地上就跑,簡直太可惡了.”
幹嘉偉把網頁關閉,本來他以為餓了麼的使用者會怨聲載道,跳腳罵娘,可實際情況卻是,餓了麼使用者表現出極大的包容和理解,目前網上餓了麼使用者的評論風向有點出乎他的意料。
什麼時候網友這麼寬宏大量了?即便影響了他們正常需求還是正向居多,這不合常理。
但想著以前餓了麼騎手好人好事的事蹟,動不動就被一些媒體報到網上,什麼會英語的騎手、助人為樂的騎手、救火的騎手、修車的騎手等等,好像無所不能,被網友堪稱現實版的平民英雄,城市守護者。
或許是餓了麼騎手身上所體現出的犧牲、英勇、正義、誠實等特性,所以被人們稱之為騎士。
好口碑確實有這樣的效果,能提高餓了麼使用者容忍度。
但在他看來無論餓了麼還是陳默,跟嶽不群一個德性,都是偽善。
不過口碑都是會被消耗的,一天兩天,沒問題,那麼一週,一個月又會如何呢?
第二天,幹嘉偉讓人調查一番後,發現自己有點過於杯弓蛇影,神話餓了麼。
原來是餓了麼的應對極其迅速,對於受影響的使用者進行了等額無門檻代金券的賠償
怪不得.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光補使用者不行吧,騎手遇到困難補不補?商家側呢?人家不管你口碑不口碑,人家是要賺錢的。
餓了麼臨時進行額外補貼,按照剛才他們的統計來測算,餓了麼每天消耗起碼300萬,1個月就是1個億,餓了麼之前融資不過數億,我看張旭豪能撐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