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只能叫做抄博,不做新聞生產者,只是新聞的搬運工。許多微博大V其實是依靠抄襲知乎、貼吧、微信的內容而存活的”
“微博功能越來越繁雜和積累了,頁面花裡胡哨的,還是懷念2年前的微博,簡潔清新,一目瞭然.”
“靠,我剛發的評論,就消失了,微博你個老六!老子去別地發~”
在當下,人們對於網際網路行業的印象,一般停留在科技創新,發展迅速、待遇優厚、競爭激烈.
可實際身在其中的IT打工人會說出如下的關鍵詞,比如“IT民工”、“內卷”、“PUA”、“找不到物件”、“禿頭”、“猝死”、“AED”.
有黑就有白,大部分IT企業確實是這樣的,可還有幾個這樣的公司。
員工上班是可以看NBA刷微博的、上班是彈性的、午休是2小時的、不內卷、沒有996、請假三天內不用走系統,口頭跟直屬上級說一聲就行、迭代一個版本最起碼兩個月起步的
這些公司以新浪、搜狐,包括後來的樂視為代表,像這些曾經輝煌過有底子,現如今走下坡路選擇躺平的公司,被譽為“網際網路養老院”。
而卷的恰恰是那些初創或中小廠企業,有些領導或老闆去了趟某為參觀培訓,自以為取回了真經。
沒有大廠命,卻得了大廠病,崇尚狼性文化,卻選擇性忽視只提倡奮鬥,不強調付出。
而像BAT等頭部企業雖然也卷,但人家福利和各種待遇能跟得上。
當然了還有一家待遇和福利拉滿,就算老闆想躺平,員工都不同意的公司,這種倒反天罡的公司,不具備參考價值。
後來人們漸漸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公園廣場裡,都是朝氣蓬勃的老年人;公交地鐵中,全是暮氣沉沉的年輕人;夾雜著半死不活的中年人;高校內還存在無數目露迷茫,畢業不知何去何從的大學生。
晚上9點,平日裡理想國際大廈內的“養老院”,除了一些運維崗的值班人員,應該是人走樓空的狀態。
但今天,有幾層的燈光還依舊在倔強地亮著。
其他部門比如廣告、地方站等部門成員或許都已下班,但新浪微博相關的小浪人們就像擰緊的發條,全力運轉著
客服在處理投訴、運營在稽核刪帖、技術在緊急開發後臺系統批次操作的功能、產品提完需求在監督技術幹活,生怕對方跑偏。
不過不管怎麼說,所有小浪人的工作能力還是線上的,尤其是運營和客服這兩個崗位,雖然女多男少,但面對大量充滿負面情緒的微博評論和投訴,沒有仙頭上腦,出現陰陽、暗諷、揶揄、明罵等情況。
話術很是考究的,話出必帶您,起手先道歉,不管如何起碼能起到安撫使用者,穩定人心的作用。
最次最次,暫時解決不了使用者的問題,也用一句萬金油的話術先拖著,比如
“針對您反饋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這邊將會把您的問題記錄下來,向微博相關部門進行反饋,但需要一定的時間,還請耐心等候.巴拉巴拉。
待有結論會第一時間向您進行反饋,最後祝您生活工作愉快.”
其實大部分微博使用者並不是真的指著他們的投訴能改變些什麼,無非是針對微博封殺微信行為的不滿和發洩,沒想著你們能解決。
到達這一步,也就差不多了。
許多事情處理方式都是這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時間會抹平一切傷痕.
實在不行,針對一些較真的使用者單獨定向突破,總有解決的方式方法,比如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總比解決問題要來的省時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