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事資源部門是為企業主負責,是幫助企業主對企業內的人力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幫助企業更好運轉的部門。
那麼企業工會存在的意義對職工負責,幫助職工維護自身利益的組織。
因為各自負責的物件不同,兩者是協作且對立的關係。
所以這也是陳默沒有讓徐培新插手的原因,而是叫來範典,透過之前的交流,陳默對此人穩重的性格和對員工的看法,還是非常認可的。
另一方面範典目前是職言的負責人,現如今職言上面有無數企業員工遇到的各種不公遭遇,既知曉自己關於彼岸的價值觀理念,又對IT企業內的員工案例瞭解甚深,範典就成為陳默心中彼岸員工工會主席的不二人選。
就這樣,彼岸工會就在陳默和範典的牽頭下開始組建起來.
12月7日,週五下午,陳默站在一間大會議室前方,看著在座三十來人,神情嚴肅。
他們中有五成來自職言運營團隊優秀員工代表,兩成是彼岸內網論壇發言活躍的積極粉絲,剩下是各子公司的普通員工,這些人都是經過範典初審和陳默終審後篩選出來的工會初始班底。
對於一個新部門來說,初始班底就像蓋房子的地基,重要性不言而喻。
陳默環視一圈眾人,跟每一個人對視一番,隨後緩緩開口,
“剛才你們沒有一個人迴避我的目光,這點很好,我們就是要有這股子問心無愧,不卑不亢的精氣神。
剛才你們的範典範主席發表了就職演講,其中有句話說的很好,彼岸的人力資源部門就相當於員工的婆家,而工會就是員工的孃家。
在婆家過的好,那麼孃家時不時在經濟和情緒上給與一定支援,讓其在婆家生活的更好。
可要是在婆家受了委屈,孃家人就要撐腰出頭,不能讓人幹了活還受了委屈,如果你們的許可權解決不了可以找你們頭,他搞不定我這個大家長也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大家也知道,現在這個環境,一些企業和單位雖然有工會這個部門,但它在地方班子決策當中往往沒有說話的權利,形同虛設,甚至工會本身就是安置退居二線幹部的邊緣部門,是預備報廢的幹部墳場,是企業養老院、是最後一層遮羞布。
類似於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授,存在的意義是避免教授真正的馬克思主義。
不過你們是瞭解我的,既然我要成立這個彼岸員工工會,玩的就是真實!
彼岸工會存在的意義就是構建一個公正、和諧的工作環境,讓每一位職工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障。
彼岸工會存在的作用就是維護員工正當合法權益、促進和諧勞動關係、推動職工參與決策、保障員工發展與福利。
彼岸工會將成為企業和員工之間的橋樑和紐帶。
縱觀歷史,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存在天然對立的關係,如果處理得當,是可以轉化為非對抗性矛盾。
所以彼岸和員工之間的關係不是對立的,也可以是相互成就,合作共贏的。
只有這樣彼岸才能得以健康良性地發展下去,才能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對外的擴張上面,團結一心,一致對外。
因此,工會之於集團,很重要;你們之於工會,更重要!”
說到這裡,陳默故意停頓了一下。
隨後陳默撣了撣身上衣服的褶皺,抻了下略顯凌亂的衣領,身形挺拔,想讓自己看上去正式一點,莊嚴且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