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斌一聽咂舌,作為業內專家,也就是因為他是專業的所以更清楚其中的艱難,看陳默大言不慚,不禁潑了冷水,
“自研晶片?小默,你可知其中的技術複雜度?需要投資幾何?那是幾百上千億的規模投入這只是經濟成本,還有動輒數年的時間成本,最終成功還是未知數,這回是不是你想多了。”
“我也知道難,但幹我們這行,哪有一帆風順,都是步履維艱,難,也總得有人邁出這一步,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是我們呢?難道我們小米就甘願成為一個組裝加工廠?”陳默罕見堅持著自己的看法。
陳默的一番言論,令雷軍有些震耳發聵,在心裡種下一個種子,隨即他重重地點了下頭,“小默說的不錯,為什麼不能是我們呢?等小米手機賺了錢,有資本咱們還是得搞自研,現在只是權宜之計。高通這個投票吧?”
三人經過投票表決,全體透過,同意簽字。
既然決議已定,效率驟然提高。
一天後,在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努力,小米和高通的合作授權協議最終在2010年9月中旬得以簽署。
整個協議真就一字未改,這樣的情況,在雷軍和林斌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屬於第一次!
硬體和軟體是兩個涇渭分明的世界,軟體還可以透過免費試用,而硬體都是真金白銀。
而現在小米是在跟時間賽跑。
高通合作協議到手,雷軍立馬傳真給周光平那邊。
原本按照原計劃三人處理完晶片就打算回公司,但目前硬體團隊那邊顯然更需要他們。
雷軍原本以為周光平博士帶領整個一部團隊有著豐富的硬體經驗和供應商資源,對手機供應商非常熟悉,在手機供應鏈搭建方面,完全用不著自己操心,現在看來還是不行。
經過一番討論,林斌回公司主持大局,雷軍去周光平那邊,繼續御駕親征,攻克其他零部件供應商。
陳默則跟林斌先回公司,給黃江吉扔下幾部iphone4作為mios系統的對照組進行借鑑參考。
其中兩部是獎勵rank榜前兩期排名第一的獎品,刺激一下眾人。
隨後陳默按照測試主管章武的推薦,把一名錶現不錯的測試,調進微信專案組,微信正式進入測試階段,最終把微信上線日期定為9月28日。
弄完這些,他跟林斌打了個招呼,按照計劃直接打飛的奔赴灣灣,跟雷軍匯合,繼續推進供應商的攻關。
在陳雷兩人順利會師後,雷軍先是把劉德趕回總部,讓他打磨小米手機的設計,隨後帶著周光平團隊和陳默窩在酒店制定策略,謀而後動。
經過一天的討論和總結,在陳默的從旁協助下,“小米就要硬”的戰略出爐,嗯方案是大家想的,名字是陳默起的。
整個戰略由三部分組成,第一、小米兩百多萬的忠實使用者群都能轉化為潛在購買力。第二、小米跟晶片巨頭高通達成戰略合作。第三、現金全款,提前預支付.
三管齊下當做敲門磚。
人員配置方面,硬體技術團隊提供技術支援和分析。
這回陣型互換,由雷軍負責火力輸出,周光平負責技術支撐和後勤協調,陳默則是僚機進行掩護和支援,形成“小米就要硬”的三叉戟。
接下來的時間,按照之前拒絕過周光平的供應商名單,一家一家定點死磕!
從這時起,陳默見識到了雷軍的另一面.
 本章完